第235章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舒大富宋仁宗 本章:第235章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与大宋井水不犯河水的国家,他们的殿下无端端跑去人家地盘上搅风搅雨不说,还大兴征伐之事,可见杀心之盛。

    这不是穷兵黩武又是什么?

    至于像天幕所说是那什么藤原氏逆贼灭了倭王满门......

    呵呵,只能说,谁信谁傻,当年曹贼玩挟天子以令诸侯那套的时候也没见他屠光汉室啊!

    “当真是虎狼之君!”汴京城某处茶寮中,一位书生打扮的男子小声感慨道。

    “谁说不是呢,毕竟是那位的转世,即使重来一回,这骨子里的虎狼心性也是改不了的。”另一人点头附和。

    “兄台言之有理,有言道:国之大,好战必亡。那位可是我大宋未来的官家,如此热衷武事,实在是让人担心啊,毕竟先秦的教训还明鉴未远。”

    “是啊,都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可惜朝廷如今已听不进我等忠言。”接话之人满脸的痛心疾首。

    两人的对话很快引起了同桌其他书生的注意,很快又有人开始加入话题。

    ......

    众书生或拧眉、或摇头,神态各异,言辞间尽是对赵政兄妹的不赞同。

    一时间,这间小小的茶寮中到处充斥着忧国忧民之声,不知道的还以为大宋明天就要亡了,听得路过的老板娘直翻白眼。

    “这帮书生可真有意思,以往朝廷打了败仗也没见他们这么丧气,这会儿明明是自己人在外得了威风,倒搁老娘这儿唉声叹气了起来,真是晦气!”

    大宋向来崇文抑武之风盛行,在加上朝廷从没有刻意堵塞过言路,这就导致了文人墨客们早已经习惯了任凭自己的喜好随意指点江山。

    若是在以往听到这样的事情,这帮书生多半是要大肆抨击,然后再开上几场文会好好批判一下两位殿下的不义之举。

    若是他们的意见能传入朝廷耳中自是最好,最不济也能让天下读书人听到他们的声音。

    然而自天幕出现以来,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他们以往惯用的招数再也行不通不说,就连朝廷也加大了对民间舆论的控制。

    这才是这帮书生尽管有各种意见,但仍好端端坐在这里,只敢小声逼逼的最大原因。

    一句话,时代变了!

    【据记载,倭王在获救之后,因重获自由过于激动,一度泣涕涟涟以致昏厥。口中直呼:寡人能重见天日,尽皆仰仗王师恩德云云。

    说到激动处,甚至一度想要托付江山以报两位殿下的大恩大德。】

    【但我们的宋氏祖和凤太祖是什么人?又岂是那等携恩图报之辈?对于这份谢礼自然是坚辞不受的。

    但奈何那倭王的报恩之心实在太过坚决,怎么说就是不听,非要报恩,甚至还说出了“不收就是置她于不义”这样的话来。】

    群臣:......

    接下来是不是就该盛情难却了?

    槽点太多,他们一时竟然词穷了!

    【那倭王都把话说到这一步了,面对如此坚决的态度,宋世祖兄妹还能怎么办?当时他们也还只是200来月的宝宝啊!

    骤然遇上这样的大事自然会手足无措。】

    众人:......(◎_◎;)!

    天幕,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啥?!

    “两、两百来月是多大?”

    “大概是......嗯......不太清楚,但应该成丁了吧!”接话之人显然算数不太行,但还没有彻底烂到家。

    一名汉子闻言拍了拍自己混圆的腹肌,

    “啧......感情在后世人眼中都成丁了还能叫宝宝呢?那岂不是说洒家也是300来月的宝宝?”

    回答他的是一片静默。

    【一面是被乱臣贼子下破了胆又一心报恩的倭王,一面考虑到事发突然,国内对于此事还一概不知。

    最终在征求了倭王本人的意见后,宋世祖兄妹决定邀请倭王本人一起前往大宋,面见仁宗。】

    【而也正是这次中原之旅,让见识到了大宋繁华强盛的倭王更加坚定了想要内附的决心,并在之后一连多次上书。

    其言辞之诚恳、态度之谦卑,终于还是打动了宋庭。】

    【在经历了三请三却后,大宋朝廷经过一番商讨最终还是勉为其难地答应了倭王内附的请求。

    不过在名义上依旧保留“东瀛”的称呼,原先的东瀛国成为大宋的第一个诸侯国,而年芳9

    岁的倭王也成了大宋第一个拥有实际封国的诸侯王!】

    赵祯豁然起身,脸上的惊骇再也压抑不住。

    别说是他,此时此刻,整个升平楼包括皇宫内外都沸腾起来。

    虽然、但是......这可是开疆拓土之功啊,居然就被几个毛头小子先斩后奏胡搞一通给搞成了。

    这在众人听来比大宋后来灭了辽国还要离谱!

    根本就是离离原上谱!

    【而巧合或许又并非巧合的是,此时刚好遇上宋仁宗圣寿,试问这世间还有比这更能拿得出手的寿礼吗?

    一举拔高了送礼门槛,两位殿下妥妥的大孝子无疑了!】

    赵祯:......(73077073)*7819*

    虽然还什么都没收到,但已经开始感动了是怎么回事?

    【作为大宋第一个诸侯王,倭王在大宋不仅得到了非凡的礼遇,还收获了爱情!

    考虑到当时倭王年少,并无理政之能,王室经过藤原氏逆贼的荼毒后也是血脉凋零,无枝可依,我们向来乐于助人的镇国公主再次起了恻隐之心--

    她决定要帮一帮这个和自己同为女性却弱小无助的倭王!】

    群臣:......

    虽然天幕还什么都没说,但奇怪的预感更加强烈了。

    第541章

    番外46

    同样是在看天幕,有人字斟句酌,只为从中把握未来的走向,而有人却将注意力放到了倭王的性别上。

    “怎么又是个女子?”一些大老爷们儿眉头皱得死紧。

    虽然东瀛国王是圆是扁和他们八竿子打不着边,但当听到又一个女王时,还是让他们本能感觉到不适。

    “果然女人就是成不了大事,都已经国破家亡了,那倭王还有心思谈情说爱,也不怕祖宗地下难安!”

    说话之人眼含鄙夷,显然对倭王这种“乐不思蜀”的做派很是看不上眼,语气中满是身为男子的优越。

    都还未知事情原貌,便自以为能耐地开始指指点点,浑然没注意到周围人看向自己的目光仿佛是在看一个傻子。

    可不就是傻子吗?

    都已经看了这么久的天幕,如果到现在还没分清天幕什么时候是在说真话,什么时候又是在阴阳怪气,那不是傻子又是什么?

    退一万步讲,身为一个大宋人,这样的话也是你应该说的?

    知道的,你这是大男子心作祟,日常嘴臭;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东瀛派来的卧底,巴不得先主雄心壮志、一心复国呢!

    不知所谓!

    看来以后还是要离这种没脑子的人远一点,不然早晚被连累。

    当然,相比起一些人已经偏到天外的心思,大多数人还是更加好奇大宋后来到底是如何安置东瀛的。

    不管起因如何,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便断然没有虎头蛇尾的道理。

    毕竟不是人人都是司马光,能说出将到手的土地再还回去这种话来。

    “范相公觉得镇国公主会如何处置那小倭王?”吕夷简状似随意地询问坐在邻桌的范仲淹。

    他倒是对于那东瀛王是男是女不甚关心,对于一个成熟的政客而言,权力场中从来都不分男女,他更在意的还是这件事背后所代表的意义。

    原来官家从这么早就开始放权了吗?

    虽然早就知道那两位不是凡人,但此刻更加直观的感受到,还是让吕夷简忍不住心惊。

    与此同时,他看向范仲淹的目光也更加幽怨了。

    既是帝师又是未来女皇的公爹,还真是什么好事儿都被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给占全了!

    范仲淹假装没有发现同僚那掩盖在微笑面具之下的羡慕嫉妒恨,语气依旧老神在在:

    “尚未发生之事,老夫又如何得知?还是听听天幕如何分说吧。”

    一句话将众人的注意力再次拉回了天幕。

    【我们的凤太祖一直都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既然起了助人之心,便自然不会虎头蛇尾。

    但想要帮人是一回事,可具体到怎么帮又是一门学问。

    或许是考虑到当时倭王举目无亲的现状,从实际出发,赵玟最终下定决心--

    她要给她一个家!】

    啥玩意儿?

    天幕下的众人听得一脸懵逼。

    他们都已经抓好瓜子、端好茶水,就准备着领略镇国公主的高招(骚操作)了,可他们听到了啥?

    给她一个家?

    这一刻,正经的和不正经的都沉默了。

    【听到这里,想必诸位宝子们都已经猜到了镇国公主的打算。

    没错,她打算为倭王牵线,在大宋寻觅一份良缘。

    那么,这个天选之子会是谁呢?】

    天幕内外,一时变得落针可闻!

    直到陡然高亢的女声再次响起--

    【在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之后,镇国公主想起了她至亲至爱的堂兄。

    他们,一个是王子王孙,血脉高贵!

    一个是一国诸侯,身份不凡!

    当这二人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东瀛女王和大宋王孙的爱情故事辅一写就便注定不凡,最后经由宋仁宗下旨,终是促成了这一对佳偶。】

    【啊~今天又是为绝美爱情落泪的一天呢!

    让我们恭喜他们!】

    大宋众人:......面无表情

    .jpg

    而原本还沉迷吃瓜的一干宗室子弟此刻却是人人自危。

    尤其是一些皇恩稀薄,与当今已经亲缘甚远的偏远宗室,更是心惊胆颤。

    狗屁的金风玉露一相逢,狗屁的爱情!

    yue

    !

    这不就是另类的和亲吗?!

    以男子和亲,还是宗室子弟,这别说是在大宋了,就算是从三皇五帝算起也是头一遭吧?

    好男儿怎可受此屈辱!

    所以......

    那位倒霉蛋到底是谁?

    天幕你倒是快说啊!

    如果自家不幸中选,他们也好提前作出安排。

    反正他们是绝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家的儿郎嫁......啊不是,娶那什么倭王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提起这位王夫的身份,想必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他就是原先那位差点成了宋仁宗嗣子,后来在仁宗认回了宋世祖兄妹后,又联合亲近的宗室以及当时的皇后曹氏搞出刺杀皇嗣一案的原濮王之子--

    赵宗实。

    真要说起来,镇国公主兄妹差点就和他成为异父异母的亲兄妹了。】

    听到这里,一干听众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这哪是什么乐于助人?

    分明就是镇国公主的一石二鸟之计。

    一来用一桩婚事牵制倭王,让大宋能够更加名正言顺地遥控东瀛,其目的就和当初曹操将女儿嫁给汉献帝一般无二。

    二来,要说这里面一点没有挟私报复,就是打死他们都不信。

    那么问题来了,

    众所周知,原濮王之子赵宗实今年三岁。以此类推,等到未来两位小殿下出生并成长到能够去别国搅风搅雨的年纪,那时的赵宗实又年岁几何?

    要说这样无论年龄还是身份都天差地别的两人会生出情愫,这在众人听来简直比濮王突然和厨下的老妈子生死不渝了还要离谱。

    当然,这样的念头大家也只是想想。

    勋贵大臣们是事不关己,而原先还如临大敌的一干宗室子弟此刻却是狠狠地松了一口气。

    不管怎么说,死道友不死贫道,只要这天降“艳福”没有砸在自家头上就好。

    如果一定要说什么,那就是宗实兄贤侄贤弟与倭王实乃天造地设的一对,他们唯有尊重、祝福、锁死!

    至此,只有濮王父子受伤的世界又一次达成了。

    第542章

    番外47

    【好了,玩笑时间到此结束。咱们有一说一,东瀛小女王和赵宗实的这场婚姻要说有感情那纯粹就是扯淡,毕竟得多禽兽的人才能对9岁小女娃生出男女之情?

    赵宗实充其量也就是权力斗争中一个平平无奇的失败者,还真不至于变态到这种程度。】

    原濮王府众人:......

    我们是不是还要说声谢谢?

    虚弱微笑

    .jpg

    【众所周知,古人结婚向来喜欢搞亲上加亲那一套,这就造就了不少表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

    然而拥有现代遗传学常识的我们却知道,近亲结合由于夫妻双方血缘过近,要不就是生不下孩子,否则就是生下的孩子基因有缺陷,不是痴呆智障就是存在各种遗传病。

    即使偶有侥幸,近亲夫妻生下的孩子也多半伴有体弱等症状。】

    【也正是因此,我国婚姻法才会有三代以内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不能结婚的规定。】

    “什么?!”

    近亲之间不能成婚?!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金求子后,我靠崽上位了》,方便以后阅读重金求子后,我靠崽上位了第235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金求子后,我靠崽上位了第235章并对重金求子后,我靠崽上位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