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类别:穿越架空 作者:唐玥钟映菱 本章:第6章

    揣着银两走出拍卖行,唐玥只觉得这趟特别愉快。

    唐明松抖了两下,似是要把浑身的鸡皮疙瘩都给抖掉:“姐,这掌柜的前后变脸跟变戏法似的,这回也忒热情了,前后差别这么大。”

    上回来直接让小二招待,这回来亲自招待不说,还一口一个叔的。

    唐玥笑了笑:“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只要能带来利益的就是好顾客。他估计是知道我们当铺重新开起来了,以后少不得经常有死当的东西送过来,才这么热情。不过汝州那院子这么值钱,倒是我没想到的。”

    “要不是我们到汝州太远,路上开销和人过于疲累……这样子也挺好的了。”

    拍卖行愿意给一百二十五两,还得派人把这房契送到汝州去拍卖,这价钱自然还能赚不少。

    唐明松点头:“哎要是以后我们店铺可以自己搞个拍卖行,攒一段时间把死当的东西拿出来直接在铺子里拍卖就好了。也不用那拍卖行赚我们的钱。”

    他是个记仇的,还记得上回掌柜的看轻。前后变脸太快的终归不是好的合作伙伴。

    五月,清风巷来往的人少了些。京郊外农庄里的人多数在田地里忙活,摊贩们推车上摆着的吃食都少了些。

    没办法,要还按照往常的量来,卖不完虽然可以拿回家给孩子们吃,可糟蹋的全是钱,赚的还不够抵那成本呢。

    当铺的生意也跟着差了点,有时候一天等不来一个顾客。

    临近五月初五,清风巷又热闹起来。端午在楚国是个大节,上到皇家世家下到平民百姓,家里都会包粽子庆团圆,挂艾草驱邪避疫,拴五色丝线在小孩的脚踝上还有佩戴草药香囊。

    住在田庄的人可以自己去采摘粽叶包粽子,自然也有人采摘了洗净拿过来摆摊卖,也有人卖五色丝线。

    药馆的小二直接把一捆捆艾草摆到门口任人挑选,还有特意买了香囊装上草药在叫卖。

    “买香囊嘞快来买香囊,独家配方新鲜研磨中草药特制而成的香囊,买两个香囊赠送一捆艾草,快来看看!”

    当铺里,前后有两个顾客进来,拿了自家去年收成交完赋税后有剩的花生、红薯过来想要换点钱。

    “掌柜的,你看看我这五斤花生能换多少文。也就是想着端午过节想换点钱买东西回家凑个意趣,不然我这批花生卖相好都是留着明年当种子的。”

    “掌柜的,我这里也有五斤红薯,白皮白心味道特好吃,你看看能值多少钱?”

    这花生、红薯随便在街边支个摊吆喝着迟早有人买,只是这些农家人平时躬身在田地里埋头苦做惯了,扯不开面子叫卖,也舍不得这时间。

    难得进趟县城,就想赶紧把手头上的东西换成银钱,东西买完后回田里干活。

    哪怕明知道当铺给的价钱会比外面卖给摊贩的低,他们到了京郊还是选择直接来当铺。

    实话说,花生和红薯也就点吃用价值,这两位顾客显然之后不会来赎回了,转卖给杂粮铺都没人愿意收。

    唐玥本来想拒绝的,又想到花生可以榨成花生油炒肉菜,白心红薯的味道从她在现代时就听说过,古代原生态种出来的味道说不定更好,她也就同意了这门生意。

    左右不值什么钱,唐悦报的价钱也就比市面上卖的低一文钱,花生和红薯过了称后就数了铜板给两位顾客。

    二人揣着到手的铜板,高高兴兴离开。

    估摸着接下来也没生意,唐玥喊唐明松去把刘阿婆买回来的艾草拿起来挂门上。

    唐明松不够高,拿着艾草枝跳起来都够不到那门框,自然地把眼神望向苏逸萧求助:“苏大哥,帮个忙呗。”

    苏逸萧接过艾草枝条,闻着那特有的香味,仰头往门梁上望去,找准那砖缝,轻身跃上去把艾草枝插进去,又找了另一对称的砖缝把剩下一把艾草枝插进去。

    于是这两把普通的艾草纸条仿佛有了新的意义,守护在如意当铺门前驱散邪恶避开疫情。

    后院里,刘阿婆忙着包粽子。她早上从村里来时带了粽叶过来,又去买了糯米隔了一条层层分明的五花肉。这会肉切块腌制入味了,糯米洗净调好味了,听唐玥说收了五斤花生,顿时说:“还真是凑巧,这粽子多点花生才是真的好吃。”

    她抓了两把花生下锅煮熟,全部剥壳后装进盘里,拿着粽叶两勺糯米一块五花肉一小勺花生这样子裹成粽子,攒够一定量放入锅里煮,边煮边包。

    午饭就吃这新鲜出炉的粽子。

    糯米很有黏性,许是因为用了上好的五花肉,溢出不少油来,带着卤肉味香,偏又混合着粽叶的清香,特别好吃。

    早上晨练后吃过早饭也饿得快,唐玥和唐忆婉一人吃一个粽子,苏逸萧和唐明松连着吃了三个粽子。

    唐明松:“一年到头就盼着吃这一回粽子了,味道真香。”

    唐忆婉:“最好吃的还得是粽子里的五花肉。”

    刘阿婆也觉着这粽子香,不愧是自己调的料。

    饭后她翻出路过摊贩那买的五色丝线:“来来来,这是我自己掏钱买的,你们给绑在手腕或者脚踝上讨个好意头。”

    唐玥接过将那五色丝线在手腕上饶了两圈随意打了个文昌结,在日光下晃了晃还怪好看的。抬眼一看,往年端午刘阿婆也有买五色丝线分给她们,唐明松会绑,这会绑好在帮唐忆婉绑。

    见苏逸萧难得对着条丝线一脸无奈,唐玥走过去:“我帮你绑吧。”

    “多谢。”苏逸萧把五色丝线递给她,伸出右手到她身前,由着她帮忙绑。眼前姑娘低垂下眼眸难得温柔娴静,有一缕秀发落下扫过右手痒痒的,但这会她认真在绑绳结,他只好克制着指节不动。

    唐玥也就会绑那文昌结,所以也不考虑什么因人绑结,同样也给绑了个文昌结。

    苏逸萧看着手腕上的彩色结,不算复杂但也说不上简单,挺秀气的。他问:“这是什么结啊?我看明松他们也是绑的这个。”

    唐明松刚给小妹绑好绳结:“苏大哥,这是文昌结,戴着这个结寓意学业进步,去年我姐特意学了给我绑的。”

    苏逸萧望向唐玥,故意逗她:“我又不读书,绑着文昌结也没办法助我学业进步啊。”

    唐玥可不惯着他:“我就会这一种结,你要不爱绑就拆了自己绑去。”

    苏逸萧扬起一抹笑:“突然觉得这文昌结还挺好看的,我就爱绑这文昌结了。”

    唐明松看着苏大哥和自家大姐斗嘴,无奈摇摇头。

    下午当铺没开门,四人外出到护城河那边看赛龙舟。现场锣鼓喧天,京城东南西北各派出一支队伍,加上京郊农庄的一支队伍,在护城河里搅动着河水竞相往前,最后是城北皇家队伍拿了头名。

    唐玥她们三个看得兴奋,龙舟上队伍里那种奋博向上勇争第一的斗志看得人心沸腾,好似平淡的日子里猛地投入一把火,将静止的心湖烧得噼里啪啦响,连接下来的日子好似都有了盼头。

    回程路上,听到路过的行人说了嘴,会试已经结束出成绩了,就等之后的殿试,盼着到时候状元游街一睹风采。

    唐玥忽而想到那被小七预测是未来状元的书生,这次会试应该考得不错才是。

    第11章

    第11章

    白糖瓷瓶

    这天,当铺照常开业。

    唐玥守在柜台前翻看着新从书铺买来的楚国律法。一条条律法涉及到官员、行商、百姓,皆有规范的权利使用和行为底线。

    虽然这玩意对真正的皇室世家不一定适用,但普通经商的和老百姓还是得遵守。不犯法时无错,一旦犯了需得知道如何解救自己。

    唐玥也是想着多了解些楚国的国情,免得以后做什么事过了线。

    经营当铺好一阵子,她也逐渐放松下来,学着唐明松利用空闲的时候看会书,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唐忆婉在后院待着无聊,每天练完字就跑去找好朋友玩了,摘花惹草随便找块布料边角都能折腾成朵花来。

    最近隔壁巷的柳姐儿在学针线活,她那么活泼好动的性子也能静下心来跟着学。

    见她是真的上心,唐玥有回跟着过去给柳姐儿的娘塞了点银钱。别的没多说,只说针线和边角料都是要钱的,大家日子都不容易,哪能让她帮着出这些钱,对方这才收下。

    这会听到门口有动静,一个穿着宝蓝色罗衫腰佩白玉佩,头顶发冠的男子走进来,捧着个白瓷瓶到柜台前:“掌柜的,你看我这白瓷瓶能当多少钱?这虽不是官窑出的,却是通州最大的商窑历经两个月烧了四炉才烧制出这么一个白瓷瓶。”

    “你看这色如白玉,纹样清晰流畅,不管是做大厅里的摆件还是用来插花寻个雅致,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啊。”

    他自报心里价位:“这样子的好瓷器,要是低于两百两银子我可不当啊!”

    唐玥听着他一进当铺就自卖自夸,话没听进几分,注意力全落在这白瓷瓶上。目前楚国的瓷器多数是官窑所出,汝州的青花瓷最为贵重,民窑中当属通州的最好,流传在市面上的也多是白瓷,洁白无瑕,其上点缀的纹路巧夺天工。

    但是,她个人在瓷器方面仅是粗略了解,一些深入的鉴别技巧是一窍不通。有唐父被人做局误收瓷器作为镜子警示在前,唐玥碰上这些来典当瓷器的也更为谨慎。

    她接过那瓷器瓶仔细端研,从瓶身到瓷瓶口,再到瓷瓶底,看过后又用手触摸过,总感觉触感有点不对。看似洁白无瑕,实则摸起来瓷瓶身有些部分带有颗粒感,这哪里是通州最有名的商窑能烧制出的东西,还是烧制了两个月才烧制出这么一个好东西。

    唐玥总感觉还闻到一股熟悉的味道……

    许是她看这瓷瓶的时间太久,久到唐明松都忍不住抬头望向柜台。他仍旧记得爹当时品鉴那青花瓷瓶觉得真是汝窑出的好东西,结果到后面才知道是有人以假乱真还故意给偷盗走了,之后自家当铺一落千丈的事。

    哪怕这白瓷瓶是真的,他也不希望大姐做这门生意。

    苏逸萧也抬头瞧着柜台这边,通州瓷器在他家北疆的府邸就有好几个,总感觉这白瓷颜色太过白了,像是故意抹上一层白粉来装饰成新瓷器,却不知道通州白瓷追求拟真而非形似,窑土烧制出来的哪能真就白得跟纸张一样?

    他怕唐玥这精明过头的姑娘难得糊涂一回上错当,正想着如何出声提醒又不伤她的颜面,就见唐玥把那白瓷瓶递回给男人。

    唐玥确定对方接住瓷瓶后才松手,而后拒绝:“实在抱歉啊这位客官,这门生意我们做不了,还请你另寻合适的当铺吧。”

    男人听了不解,一副你不识货的样子:“你这小姑娘眼界怎的这般浅啊,我这可是难得的通州商窑出的好瓷瓶,要不是我做生意急需周转用钱,我也不会拿到你这边来典当。”

    唐玥:“既然是急需用钱,那你更应该拿到识货的当铺那边去典当,好拿多点银钱去周转生意。”

    男人坚持:“我一到京城就见你家这当铺,求近不求远,今儿个还就想在你这把这白瓷瓶给当了!”

    唐玥算是明白了,这出典当白瓷瓶显然是有人做局专门针对她如意当铺的。她不客气直接戳穿这骗局:“你想在我这典当,我还不乐意收你这白瓷瓶呢。”

    “哦我说错了,怕是所有当铺都不乐意收你这白瓷瓶。毕竟啊哪有通州出的白瓷瓶带有一股白糖味啊,要是这瓷瓶本身就有白糖制成的,那就不奇怪了。你这瓷瓶颜色过分白净,瓶身带有颗粒瑕疵,哪怕是通州民窑里刚开始学陶土的学徒都不至于做出这么明显错漏的瓷器。”

    “我要是一时眼拙收了你这瓷瓶,放在库房里随着天气渐热白糖融化,你到时再来赎回却发现这白瓷器早就融为一滩糖水,以当铺看护不当为由要求我赔偿双倍的白瓷器银钱。你做这一回局赚了三份白瓷器的钱,而我们当铺却元气大伤。可惜了啊,我们不贪心也有分辨能力。”

    被点出这白瓷瓶是白糖融了做的,男子明显慌了。

    唐玥却不打算放过他:“按照楚国经商律法,蓄意做局威胁损害商铺经营利益的,送到衙门经判决成立需赔偿一百两银子以儆效尤。苏大哥,麻烦你把此人拿下,直接送到衙门去。”

    男人从唐玥开始念律法时就知道这遭是碰上硬茬了,脚底换了方向正打算跑,可惜没提前抹油,苏逸萧也早有准备,直接将人拿住双手反剪在身后使其不得动弹。

    唐明松配合得好,当即从桌旁拿了根麻绳过来。

    “看好了啊,以后遇到歹人就绑这种结。军队里捉拿逃兵和间谍都用这种结,任凭其有千万般绝技都无法挣脱开。”苏逸萧边绑结边叮嘱唐明松。

    “好。”唐明松看得认真,“苏大哥你真厉害。”

    “小意思。”

    苏逸萧直接把人押送到衙门。

    衙门里的捕快正好在附近巡视,一听说这种蓄意做局的恶劣事件,当即用棍子押送人回衙门,好一顿审问。

    两天后判决下来,那人还得赔付一百两给如意当铺。

    唐玥看着新入账的一百两银票,在账本上登记好,心情像被春风吹过的枝条般摇曳着。

    唐明松:“虽不知道是谁在背后做局,但我们破了这局还直接赚了一百两,真是叫人想想就痛快。”

    经过这回,他对和瓷器有关的生意也没那么紧张了。就算再有顾客拿着瓷器上门来说要典当,他相信大姐有足够的能力和十分的谨慎去应对。

    唐忆婉不知道这背后的寓意,听到大姐说要奖励她一个头花,还是带她去首饰铺任选的那种,顿时高兴得不成样子。

    唐玥望向苏逸萧:“你可是此次顺利拿下贼人赚回一百两的大功臣,回头月银多奖励你五两银子。”

    苏逸萧哪里是缺这五两银子的人,但这是论功行赏,他应得的,答应得也开心:“好说。”

    另一边,那个捧着白瓷瓶来当铺的男人回去却是被骂了好一顿。

    坐在上首的男人续着大胡子:“好你个白老三,这点事都办不成,还得我让人拿一百两去衙门把你领回来,净做些赔钱事!”

    白老三欲哭无泪:“老大,这事我也没想到啊。咱这白糖糊的瓷器在外头不知道骗过多少人,谁知道如意当铺这小娘们居然给认出来了。还这么狠,臭骂我一顿我也认了,居然直接把我送到衙门去。那护院也是,估计早就等着了,平时和官府打交道我都能说溜就溜,谁知道跑不出那如意当铺。”

    “老大,你说如意当铺这块硬骨头这么难啃,要不咱就不啃了倍?京郊的当铺拿不下来,我就找京城的当铺啊,在城里那些经商的人更多,主家要投钱给他们周转赚取利息,也该选城里的当铺啊。”

    大胡子也有这疑问,他估摸着选京郊的当铺估计是那地方位于入京城的必经之地,收集消息也方便吧。主家的身份不适合直接差使人开当铺,才想做这幕后人。一想到回头去禀报时又得被骂一顿,让继续想法子完成任务,他就好一阵牙疼。

    他叮嘱:“主家说什么咱照做就是了,别那么多疑问。”

    白老三舔笑着:“我这不是怕老大你太累吗。要实在不行,咱瞒着点不就是了,反正主家的人也不知道。”

    大胡子骂:“净动些歪心思!”

    心里到底是把这话记心里了,实在不行也只能瞒报了。

    新的一天到来,再次有个书生模样的顾客进铺里,走到柜台直接问:“掌柜的,听说你这写上一纸文书可以当三十两银子?”

    不过几个字罢了哪里值钱,还不带笔墨纸过来,唐玥问:“这位顾客你是从哪听到的消息,我们当铺可不做这等善事。”

    书生有点尴尬:“我是来京城赶考的举子,租住在夷丰巷那边。与我住在同巷的有位学识颇丰的崔钰举子,听闻他这次进京盘缠不够用,幸得京郊的如意当铺愿以一纸文书当给他三十两银子。这在我们那举子圈里都出了名的,人人赞叹如意当铺义举,我才想着来问问看。”

    原来未来状元名唤崔钰,唐玥质问:“那敢问这位兄台可有昔日崔钰那般无盘缠无以在京城吃住备考的窘迫净地?”

    书生更羞愧了。他家境不错,乡试考中后收拾行囊拿着盘缠就上京城来备考了。只是这边经济繁华,衣食住行比家乡那边奢靡得多,再加上结交官员求取日后提携用的银子不少,盘缠日益减少。

    他这次会试没考中,愧对家人,没了盘缠也不好意思写信回去要盘缠,想起之前听说崔钰以一纸文书在如意当铺拿了三十两的事,才过来碰碰运气。

    书生道歉:“掌柜的实在不好意思,是我想岔了。”拱手作揖后他转身离开。

    坐在半圆桌那旁看的苏逸萧和唐明松不自觉地松了口气,就怕唐玥抵抗不了这书生请求,又稀里糊涂当了三十两银出去,收回来一张写了字的废纸。

    第12章

    第12章

    感恩值+1。

    这天晴空万里,由京城热闹到京郊。

    “中了!中了中了!”

    “皇上钦点殿试前三名为金科状元、榜眼、探花,从出了皇宫就开始骑马游行呢!”

    “听说了吗,金科状元崔钰可是连中三元,如今才年二十!这可是咱楚国建国以来第二个连中三元的,年纪也就比定国公世子当年连中三元大了三岁。”

    “新鲜珠花五文钱一个,八文钱两个,快来买喂!”

    “手帕一张十文钱,有梅兰竹菊样式,先买的可以先挑选,晚了可就没有了!”

    “新鲜摘的花,比珠花手帕都有新意,放在人群里都是少有的,准能让状元郞记住你!”

    随着小孩把城里传出来殿试结果沿着大街小巷喊上一遍,那些买东西的摊贩趁机也叫卖起来。

    殿试前三名可谓风光无限,从皇宫出来沿着状元路游行,多的是大家小姐和普通姑娘夹道两旁抛花丢手绢,一睹榜下读书郞的俊貌,表自己那喜爱之意。

    消息传到如意当铺,大家伙也被外面大声欢呼叫卖的喜悦渲染,跟着为殿试前三的学子高兴。

    “崔钰,这名字听着怎么这么耳熟啊?崔钰……”唐明松把这名字在嘴里琢磨两三遍,瞬间回过神来,“大姐,这是不是就是那个三十两书生?”

    三十两书生,这算什么外号。唐玥笑着点头:“如果楚国没有第二个崔钰的话,那应该就是他了。”

    得益于上回厚着脸皮来问一纸文书能否当三十两的书生,她们才知道先前的书生名唤作崔钰。

    “要没有大姐你当给他的三十两,怕是没有今日的崔状元骑马游街,这三十两银子哪怕收不回来也挺值的。”唐明松感慨。

    他还带着读书人对榜上提名的渴望,自然明白那种寒窗苦读一路走到京城,却因为盘缠不够耽误复习的窘迫和无助。

    三十两银子可能影响一个人复习情况是否能成为今日皇上钦点的状元,这三十两份量瞬间变得格外重。

    他提议:“大姐,咱还没看过状元游街,要不我们也去凑个热闹?”

    这样的景象唐玥确实没见过,现代高考公布成绩早已电子化,甚至为了避免媒体和学校过度宣传,还会屏蔽全省前五十名考生的成绩。

    至于国考省考那些公务员考试,公布成绩后还有公示,连本人照片都看不到,更别说看到真人了。

    她点头:“行啊,那我们去看看。”顺带还喊上唐忆婉和苏逸萧。

    唐忆婉是能出门就开心,能跟着大姐和哥哥一起出门更开心,不管做什么事情。

    苏逸萧对什么状元游街,哪怕是连中三元的状元没兴趣。谁家没出过连中三元的状元啊,他哥当年骑马游街时就凑过热闹了。

    但是为了保护这三人,还是跟着去了。

    他着实是没想到,当初唐玥更像是搪塞唐明松的理由,说那书生未来可能是状元,居然真给她说中了。

    坐马车到离状元街两条街的地方下马走路,把马拴在一家铺子前。估摸着从消息传出来时就有不少人往这赶,此时状元街前后都是人。

    唐玥一行人好不容易挤进去,站在街头右侧一个视线还算好的位置,坐等状元等人出现。

    这状元街人多到,街巷两旁挤满了年轻的姑娘、凑热闹的妇人、羡慕的男人和落榜的书生,还有一行原本在这摆摊做生意的摊贩。这人一拨拨地过来,他们板车上的吃食也早就卖空了,这会跟着凑热闹。

    街道两旁多是酒楼,这边临近皇宫,多的是达官贵人来往,一楼大厅散着桌子坐着百姓嗑瓜子等看状元郞,二楼包厢窗口也露出一张张娇俏的脸,面若桃花激动等着。

    “来喽!”

    一个个踮起脚尖去看,欢呼声不断,随着骑马队伍移进,铺天落下的鲜花和手帕漫天飞舞,香气飘散。

    唐玥看到队伍最前头的崔钰,崔状元郞。只见他面容俊逸,眉眼飞扬,一身绯红状元服衬得整个人意气风发。她蓦然想起那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

    “哎呦这状元郎可真俊俏!”

    “这人和人之间差别怎么这么大啊,我们这脑子不好使,状元郎脑子好不说长得还好看!”


如果您喜欢,请把《左手当铺,右手银铺》,方便以后阅读左手当铺,右手银铺第6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左手当铺,右手银铺第6章并对左手当铺,右手银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