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小名叫墩墩的黄志维呀?”
“你看着也不胖呀,怎么小名叫墩墩呀?”
“你们村里的人居然都不知道你的名字,我都去了四五次了,才遇到一个知道的。”
三句话,直接让墩墩破防了,他已经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了!
好在邮递员问归问,也没有一定要让墩墩回答的意思。
在问的同时,也把墩墩的信息核对好了。
在墩墩签名确认后,就把录取通知书给他了。
一张薄薄的一张纸,就承载了一个人的命运。
墩墩的录取通知书在所有人手上都轮了一遍之后,安安敏锐的发现了问题。
“哥,这个入学报名截止时间好像就在五天后了。”
“啊?!”
听到安安的话,又是一阵兵荒马乱。
发现报名截止时间确实近在咫尺后,黄大嫂迅速开始帮墩墩收拾行李。
其他人也开始轮番给墩墩交待注意事项。
只有黄勤勤,看着墩墩挺拔的身影,若有所思的说道:“墩墩真的长大了。”
路过的陈招娣点点头:“是呀,一眨眼墩墩都这么大了,已经可以算是大人了。”
得到回应的黄勤勤兴奋的打了一个响指:“没错,墩墩已经是大人了!”
正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太爷爷太奶奶围着的墩墩,突然打了个冷颤。
第616章
番外墩墩成长记(七)
等到其他人都叮嘱完了,黄勤勤就笑眯眯的走到墩墩身旁。
伸出手摸、拍了拍墩墩的肩膀。
黄勤勤原本是想要摸一摸墩墩的头,可惜她忘记了,墩墩现在已经比她还要高了。
因此黄勤勤只退而求其次,拍了拍墩墩的肩膀。
墩墩莫名从黄勤勤的笑容里面,感受到了一丝狡诈。
他忍不住警惕的后退了几步,紧张的问道:“小姑姑,你是不是想干什么坏事?”
黄勤勤一脸无辜的看着他:“墩墩,你这是什么话?”
“什么叫我是不是想干什么坏事?我这么单纯善良的人,能干什么坏事啊?”
墩墩极其敷衍的笑了笑:“呵呵。”
如果非要说单纯善良的话,那么墩墩想说,他小姑姑也就只有看上去单纯善良。
但是你要是以貌取人的话,分分钟被她卖了还帮她数钱。
“行了,你先坐下,我和你说点正事。”
然后黄勤勤又把黄建才和黄大嫂喊了过来。
“是这样的,墩墩都已经准备要去读大学了,那就已经是个大人了。”
“所以我觉得,墩墩应该要开始自力更生,自己干活挣钱养活自己了。”
墩墩:???
黄大嫂有些迷茫:“啊?可是墩墩上大学的话,应该也没有时间去找工作赚钱吧?”
黄勤勤摇摇头:“普通的工作当然是不行的,但是有一份工作很适合墩墩。”
“什么工作?”
陈招娣饶有兴致的坐下来问道。
“收租。”
“收租?!”
无视所有人的惊讶,黄勤勤淡定的点点头。
“对,就是收租。”
“你们想哦,我们现在一个月给陈先生的报酬,起码也有四五十一个月吧?”
“既然墩墩要去广市了,那我们把这个工作直接给墩墩,你们觉得怎么样?”
“我们怎么给陈先生算报酬的,就怎么给墩墩算。”
黄勤勤的话一出,其他人就开始认真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了。
其实黄勤勤也不是心血来潮的。
在墩墩确定去广市读大学以前,黄勤勤就已经想把陈先生换掉了。
因为黄勤勤去年去广市的时候,就发现陈先生似乎开始有些不太老实了。
去年她和广市其他人聊天的时候,就发现广市的房租已经涨了很多。
但是陈先生给他们的账本和金额,却还是十年前的价格。
后来黄勤勤也悄悄的去问过租客们,发现他们现在一个月交的都是二十到二十五块钱一个月。
但陈先生报给他们的,是十八到二十块钱一个月。
要不是暂时找不到人替换他,黄勤勤去年就把陈先生换掉了。
陈招娣和黄大嫂他们也在讨论。
讨论过后,他们都觉得黄勤勤这个提议很好。
他们倒是不清楚陈先生欺上瞒下吃回扣的事情。
他们单纯是觉得,一个月四五十块钱,给外人还不如给墩墩呢。
反正也就是每个月定时收租,也不会耽误墩墩学习。
于是在大家集体讨论过后,他们完全忽视了墩墩的意见。
直接拍板定下了这件事。
于是墩墩就从墩·大学生·墩,摇身一变,变成了墩·收租工·墩。
为了送墩墩去报名,以及解决陈先生这件事。
黄勤勤特意请了几天假,和徐军辉一起陪墩墩去了一趟广市。
得知自己被解雇了的时候,陈先生本能就想质问黄勤勤凭什么。
不过黄勤勤一句话,就直接让他夹着尾巴,灰溜溜的滚了。
“去年我碰巧经过,听到有些租客说,这几年的房租最便宜也要二十块钱一个月了。”
说完这一句,黄勤勤就没有继续说话了,而是面无表情的看着他。
黄勤勤觉得自己已经很仁慈了,她念在他也帮他们收了这么多年的房租。
并不打算追究他的责任,也不会去算他到底吞了多少钱。
只不过,如果他不识趣的话,她也不介意花点时间,好好和他清算一下。
陈先生也没有蠢到那个地步。
在听到黄勤勤的话之后,他就知道自己的小动作被发现了。
哪怕再不情愿,他也只能把所有的钥匙以及租客信息都乖乖交给墩墩。
虽然黄勤勤不是广市人,也不会经常过来广市。
但是她在广市认识不少领导,因此陈先生也不敢再做什么小动作。
......
“志维,你这是又找到了新工作吗?”
廖江海看着黄志维(墩墩)手里的木料,好奇的问道。
墩墩摇摇头:“不是,是有一户租客的门有点破了,我一会下课要去帮他们修一下。”
另一个和墩墩关系还不错的同学,忍不住过来劝说道:“志维,你听哥一句劝。”
“你少买一点进口的衣服鞋子,你就不需要这么辛苦的打工了。”
“你看看你,帮别人收租一个月能挣几个钱啊?还没有你一件衣服贵呢。”
同学B看着墩墩身上的羊绒大衣,忍不住赞同的点点头。
他之前在百货大楼看到过这件衣服,一件大衣就要一百三十八块钱啊!
都快赶上他们一年的生活费了。
墩墩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
他又不能说他收租的这些房子,都是他们家或者亲戚家的。
只能解释了一下衣服的事情:“我的衣服不是我买的,是米国的朋友给我寄的。”
“不过打工还是要打的,因为不打工,我就没有生活费了。”
虽然大衣不是墩墩自己买的,但他平时也需要用钱,也需要钱给朱莉回礼。
稍微解释了一下,墩墩就离开教室了。
而留在教室的同学们,看着这个比他们都小的弟弟,忍不住摇了摇头。
“哎,志维真惨,才十五岁就要自己赚生活费了。”
“谁说不是呢,如果说他刚刚说的是真的,大衣是他米国的朋友给他寄的话。”
“那就证明志为他们家条件肯定不错。”
“家里条件那么好,志维还是大学生,居然也不给生活费,真的是太不应该了!”
“谁说不是呢,看来志维在家肯定是很不受待见的。真的太可怜了。”
“真的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呐!”
“唉~”
墩·不受家里待见·十分可怜·墩,修完门框之后,顺便还把这个月的租金收了。
走了一圈下来,墩墩的背包就已经塞满的钞票了。
墩墩美滋滋的想道:真好,马上就又有‘工资’到手了。
第617章
墩墩成长记(完)
一眨眼,墩墩也快毕业了。
因为广市离云市也不算很近,所以除了送墩墩报名那次之后,他们就没有再来过墩墩的学校了。
所以这次墩墩毕业,黄家人全员出动。
黄勤勤提前告诉墩墩,她会和黄大嫂一起过去,参加他的毕业典礼。
所以墩墩在和老师同学合影完之后,就一直在门口等着他们。
廖江海看到墩墩满心欢喜的站在学校门口,时不时还探头往外看。
忍不住上前问道:“志维,你这是在等人吗?是你那位米国的朋友吗?”
不是廖江海不往墩墩家人那边想。
主要是墩墩大学四年,就没有怎么提过他的家人。
他们也没有见过墩墩家人过来看他,或者是给他寄东西。
反倒是那位传说中米国的朋友,几乎每年都会给墩墩寄衣服、寄吃的。
墩墩摇摇头,开心的分享道:“嗯,我在等我的家人过来!”
“啊?你的家人啊?”
廖江海有些不懂,墩墩的家人对他那么不好,他为什么还这么期待他们的到来。
不过廖江海没有家人过来,他又没有其他事情做了,干脆就陪墩墩一起等了。
因为他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父母,会对一个这么优秀的儿子,不闻不问,还不给生活费。
有些经过他们身旁,听到他们对话,又同样对墩墩的家人很好奇的人,也跟着站在了门口。
墩墩感觉到身边的人越来越多,正有些疑惑,想要问一下他们是不是也在等人的时候。
黄勤勤他们终于到了。
而且和黄勤勤一起过来的,也不只有黄建才和黄大嫂。
上至黄爷爷黄奶奶,下至悦儿,黄家的男女老少全部都过来了。
悦儿本来是左手牵着黄勤勤,右手牵着徐军辉的。
不过在看到墩墩之后,就兴奋的甩开他们的手,屁颠屁颠的往墩墩那边跑过去了。
“大哥哥!悦儿好想你呀~”
墩墩看到悦儿跑过来了,赶紧蹲下身张开双臂接住了悦儿,然后抱着她原地转了两圈。
“哇啊啊~哈哈哈~大哥哥~”
“大哥哥也很想悦儿。”
墩墩亲昵的蹭了蹭悦儿的脸,激动的问道:“悦儿,你们是刚刚下火车的吗?”
“嗯嗯!悦儿一下火车就过来找大哥哥啦~”
墩墩看着越走越近的家人们,激动的喊道:“太爷爷太奶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姑姑姑父好!”
“康康、平平安安、汤圆、米粒、肉团你们也来啦。”
墩墩理智回笼,突然想起廖江海还在旁边。
就赶紧给他介绍了一下。
当墩墩介绍到黄勤勤的时候,廖江海直接瞪大了眼睛,震惊的问道:“你说她是你姑姑?!”
“难道不是你的姐姐吗?!”
今年33岁的黄勤勤,顶着一张娃娃脸,看起来确实和墩墩更像姐弟。
黄勤勤在一旁听到,开心的笑了起来:“你真会说话,哈哈。”
“我们经常听墩、志维提起你,他说你是他最好的朋友。”
黄勤勤差点就把墩墩的小名暴露出来了,幸好最后及时改口了。
廖江海没想到墩墩居然还会和家里人提起他。
所以他有些意外的挠挠头,脱口而出道:“我还以为你们和率粥志维的关系不好呢。”
“没想到他居然还会主动提起我,哈哈哈。”
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