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块钱是定金,事成之后我们还会再给你五块钱。”
李大军看着黄勤勤手里的五块钱,十分的心动。
但他又怕黄勤勤他们,让自己去做的事情,会有危险。
所以犹豫着不敢接。
最后,李大军的欲望还是战胜了理智,他迅速接过黄勤勤手里的钞票,揣进口袋。
然后才紧张的问道:“你们想要让我做什么吗?”
第614章
番外墩墩成长记(五)
李顺在看到李大军的时候,整个人都惊呆了。
“李大军?!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的?!”
李大军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双手叉腰,围着李顺绕了好几圈。
然后语气不屑的说道:“啧,可以呀,李顺。”
“看来你下乡这几年,过得比在城里的时候好多了,难怪你这十年一直都没有回去探亲呢。”
“瞧你穿的多厚实,脸色多红润,啧啧啧。”
“知道的就知道你是下乡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去享福了呢。”
李顺听到李大军说的越来越离谱,忍不住大吼道:“够了!”
“你到底是过来做什么的?!”
李顺这个时候已经不想知道,他是怎么知道自己在黄家村的了。
他现在只希望李大军赶紧走人!
“不做什么呀,就是觉得大家亲戚一场,又同样在一个地方下乡,应该多来往一下。”
李大军一边说,还一边把手搭在李顺身上。
李顺看到李大军身上破旧褪色的衣服,一脸厌恶的把他推开了。
“说话就说话,别动手动脚的!”
“再说了,我和你只是远亲,我也不想和你多来往!”
李大军随手扯了根草叼在嘴里,吊儿郎当的说道:“但是你不是在黄家村出了名的好相处吗?”
“我听说你经常给黄家村一个小屁孩东西吃,也经常帮助黄家村其他人的。”
“怎么,你这是宁愿帮助那些陌生人,也不愿意帮帮我这个亲戚吗?”
李顺没有耐心和他周旋,他看了一下四周,确定四下无人,就直接用力推了一下他。
砰!
李大军在徐家村本身过得就不太好,再加上他家没有给他寄钱。
所以李顺一推,他就直接被推倒在地了。
不远处蹲在草丛的墩墩,看到李顺的举动,开始陷入了沉思。
李顺现在这个样子,和在他以及黄家村所有人面前,完全是两副面孔。
“我帮他们,他们能给我带来好处,帮你能吗?!”
“李大军,你是第一天认识我吗?我像是那种无条件帮助别人的人吗?”
“趁我现在心情还算好,你最好赶紧滚。以后也不要再过来找我!”
“不然的话,我到时候就和黄家村的人说,你是看我日子好过了,故意过来污蔑我。”
“想要以此来威胁我,要我给你钱。”
李大军站起身拍拍衣服上的泥土,质问道:“你说他们就会信了吗?”
“当然!”
这个点信心,李顺还是有的。
毕竟他十年如一日的在黄家村装好人,他好说话、和善的形象早就深入人心了。
也因此,警告完李大军之后,他也不等他的回答,直接就离开了。
因为李顺想了想,他根本就不用怕李大军去乱说话。
也就不打算和他继续浪费时间了。
等到李顺离开以后,黄勤勤和徐军辉也带着墩墩离开了。
把之前说的尾款也给李大军以后,徐军辉叮嘱了一下他别乱说话,就离开了。
回到家以后,墩墩备受打击的看着黄勤勤。
有些崩溃的问道:“小姑姑,所以村里的知青们,对我们的好,都是装的吗?”
“也不一定,有人虚情假意,就总有人真心实意。”
黄勤勤知道墩墩现在心里肯定不好受。
她之所以会选择李顺,就是因为李顺是除了宋民成以外,对墩墩最殷切的那个人。
但也正因为他的过分殷切,引起了黄勤勤的注意。
早在七八年前,黄勤勤就已经让徐卫国帮忙查过李顺的底细了。
“墩墩,你要记住一件事,那就是人心隔肚皮。”
“永远不要过于相信任何一个人,包括我们也一样。”
“大部分人对于不同的人,都是有不同的态度的。”
“如果大部分人都对你很好,那么他对你一定有所图。”
“血脉相融的亲人,也能因利益起冲突,更何况是没有血缘的其他人呢?”
墩墩深深叹了一口气:“难道我们和人交往,就不能真心相待吗?”
“当然可以,但是你需要自己去斟酌、去思考,这个人到底值不值得你真心相待。”
黄勤勤也不希望这件事打击到墩墩,让他以后都不敢和人交朋友。
“墩墩,我会带你看李顺的另一面,主要是想告诉你,不要把你身边的人想得太好了。”
“你以为的好人,也许背地里还会欺负别人。”
“你以为的坏人,也许也会暗地里帮助别人。”
“如果你把有可能恢复高考的消息,告诉了知青们,你觉得按照李顺的真实性格,他会感激你吗?”
墩墩摇摇头:“不会。他甚至还有可能会举报我...”
“小姑姑,我懂了。”
“眼见也不一定为实,我们要用心去感受人的好与坏。”
“只要是与利益相关的事情,我们都要三思而后行。”
墩墩抬头看向黄勤勤眼神,比以往都要坚定,就有一种,瞬间长大的感觉。
......
虽然不能确定,高考是否会恢复,但墩墩还是没有辜负温教授的期盼。
在温教授他们都平凡以后,墩墩依旧每天都在认真学习,丝毫没有松懈。
因此,在1977年的10月的某天,恢复高考的消息真的传来以后,大家都为墩墩感到高兴。
“墩墩,你要参加这次的高考的吗?”
“要参加的,宋爷爷和温教授,都说在广市等我呢。”
在高考恢复的消息出来之前,墩墩是紧张的。
但在消息出来之后,墩墩反而就完全放松了。
从高考报名成功一直到高考结束,墩墩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放松下来了。
墩墩紧绷不是因为害怕自己考不上,而是因为黄勤勤他们太过于紧张了。
从墩墩报名以后,黄家所有人都把墩墩当成了陶瓷娃娃一样。
生怕墩墩磕着碰着,生病了。
本以为等到考试结束之后,大家就能恢复正常,彼此都不会那么紧张了。
结果等到成绩公布的时候,墩墩却迟迟都没有等到录取通知书。
眼看着知青们和他们认识的人,陆陆续续都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墩墩也开始慌了。
第615章
番外墩墩成长记(六)
尤其是在墩墩反复向学校确认过,如果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就是没有考上的时候。
墩墩就开始焦虑起来了。
他开始反复回忆,自己有没有写上名字,有没有哪个科目、哪个题目做错了。
但是学校公布被其他大学录取名单的时候,墩墩明明有看到他的名字的。
找不到原因又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墩墩,就更焦虑了。
不过墩墩的情绪掩盖得很好,除了黄大嫂,其他人并没有发现他有什么不对劲。
“勤勤呐,你说墩墩是不是考试的时候太紧张,失误了呀?”
“我发现他最近几天,情绪越来越紧绷了,就算笑着,也透着淡淡的忧愁。”
在发现墩墩情绪不对的时候,黄大嫂没有选择去询问墩墩。
而是选择过来找黄勤勤。
因为黄大嫂了解墩墩,既然墩墩现在没有选择把事情告诉他们,那她去问,他也不会说的。
黄勤勤这段时间有点忙,她有一段时间没有和墩墩聊天了。
平时最多也就是见面打个招呼,或者是一起吃个饭什么的。
因此她还真的没有发现,墩墩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不过黄勤勤稍微思考了一下,觉得墩墩的情绪变化,应该和高考有关。
“大堂嫂你先别急,墩墩可能就是等录取通知书,等得有些焦虑了。”
“我这两天先去问一下其他人,有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然后再去找墩墩聊一聊。”
黄大嫂感激的点点头,拉着黄勤勤的手连连道谢:“谢谢你呀,勤勤。”
“要不是有你,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不客气,都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的。”
送走黄大嫂以后,黄勤勤就开始翻储物间的东西了。
之前他们猜测高考有可能会恢复的时候。
黄勤勤就开始去废品回收站以及在广市托关系,默默收集了几十套的高中课本。
然后在高考恢复的消息一公布,黄勤勤就把这几十份高中课本,分成了几份。
她自己留了一些,剩下的分别给了徐卫国、黄建国、黄建军他们,用来做人情。
刚好高经理的两个孩子,都符合这次高考报名的条件。
黄勤勤就给他也送了一份高中课本。
所以现在发现墩墩还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她就准备去问一下高经理。
正好前两天高经理就和黄勤勤说了,他两个孩子都考上了云市的大学。
今天正好带上贺礼,上门拜访一下他们。
......
本来黄勤勤是准备自己一个人过去的。
结果出门的时候,悦儿又缠着要跟她一起去。
然后徐军辉和平平安安都不放心她单独带着悦儿出门,最后就变成了一家五口一起出门了。
在确定高经理两个孩子的录取通知书,都在前几天拿到了。
并且他们学校,所有考上的人,都已经拿到录取通知书以后。
黄勤勤就不得不开始阴谋论了。
他们在学校的时候,已经看到墩墩被广市大学录取了。
但是现在他却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难道墩墩的录取通知书,被人冒名顶替了?!
就在黄勤勤想着该去找谁帮忙调查的时候,黄村长出现了。
“墩墩!你的录取通知书接收地址填错啦!”
“那个邮递员来了好几次了,但是每次碰上的人,都不知道你的大名。”
“今天他又来了,我一听黄志维这个名字,那不就是墩墩大名嘛!”
“我就赶紧告诉邮递员,你填错地址了,问他能不能帮忙签收。”
“但是他说这个是录取通知书,不能代签收,必须要本人带上户籍证明才可以签收的。”
“所以我就赶紧过来告诉你们了。”
其他人都一脸揶揄的看向墩墩。
黄建军更是直接揶揄道:“墩墩~你不是说你不紧张吗?”
“不紧张怎么把地址都填错了呀?”
墩墩被黄建军问到脸都红了。
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填错地址了!
难怪他一直都收不到录取通知书呢...
最后还是陈招娣看不过眼了,帮墩墩解围道:“好了好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去拿录取通知书。”
“高考哪有不紧张的?墩墩还记得填村里的地址,已经很厉害了。”
“对对对,墩墩我们现在去邮电局吧?”
......
墩墩本来以为,刚刚在家时候,就已经够尴尬了。
谁知道当他来到邮电局报出自己名字,表示他要拿录取通知书的时候。
邮电局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唰的一下看向了他。
墩墩有些僵硬的问道:“怎、怎么了吗?”
按照墩墩的想法,他觉得一般人听到这个问题,都会回答没有什么的。
谁知道邮递员根本就不按套路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