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舒大富宋仁宗 本章:第230章

    哪怕放个图片也行啊!

    武将们:......(⊙o⊙)!

    什么样的武器这么厉害?

    有本事你放出来,说不定我们现在也能试试!

    一句话不上不下的,这和隔靴搔痒有什么区别?

    【在这样兼容并蓄的学术环境下,宋朝在文化繁荣的同时,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期间更是涌现出不少足以名垂青史的科学巨匠。】

    【例如写出了《梦溪笔谈》这一科学巨著,并在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水利等都有着卓越建设的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沈括;

    领导制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开启近代钟表擒纵器的先河,并在医药学和天文学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故而被称为“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

    的苏颂;

    以及带领团队研发出了各种跨时代武器,有着“世界火器之父”之称的宁远子--赵州......

    都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人物。】

    【法家、农家、墨家,再加上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市井文化的繁荣而迅速兴起的家;

    以及随着宋朝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逐渐强盛,而再次被人重视起来的兵家、纵横家等以实用为主,或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学说,

    在经历过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于宋世祖时期终于迎来了难得的复兴。】

    【虽然不是学派的全面复苏,但其思想却是再一次受到了上位者的重视。

    让我们大呼巧合的是,除了家之外,这些在宋世祖治下实现了复兴的学说都是在秦皇时期便倍受重用的。】

    天幕下,不少作书生打扮的男子听到这里已经是热泪盈眶。

    天呐!

    他们的春天终于要来了吗?

    天知道他们明明对刑名律法格物纵横......之学更感兴趣,却偏偏因为自己想学的不被主流看重甚至视为奇技淫巧之术而只能投身儒门。

    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感觉,谁懂啊?!

    如今可好,总算是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只可惜眼下明主尚未降生。

    不过没关系,他们可以等!

    【哦,差点忘了,除了以上学派,早在先秦时期便倍受始皇宠幸的方士在宋氏祖这里也同样得到了看重。】

    赵祯:......-_-#!

    众人:......(#19Д19)!

    第530章

    番外35

    所以,果然是宿命的轮回吗?

    秦始皇作为中华大地上的第一位皇帝在后世的名声可谓是毁誉参半,与其雄才伟略(穷兵黩武)、威压天下同样出名的便是其对方士的宠幸。

    要说自古以来求长生的帝王不是没有,便是达官贵族也不在少数。

    但这些人顶多也就是养养道士炼炼丹,亦或是在这帮人的指导下修习一下某种技术,以期有朝一日能够效仿昔日轩辕皇帝御那啥飞升。

    而在这些求长生者中,却唯有始皇格外的大手笔,那是要人给人要物给物。

    仅凭着方士的几句话,珍宝、船队,数以千计的童男童女那是说给就给,半点都不带犹豫的。

    在这方面的投入便是连后世那些昏君都望尘莫及,这也可以算是始皇帝身上最无可辩驳的黑点了。

    这点就连那些始皇帝最为坚定的拥趸也无话可说。

    好在他们大宋到现在为止连着三代君王目前到官家这里第四代了,还没出现一个痴迷长生丹药之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他们这些忠正之臣劝谏有功。

    可如今他们听到了什么?

    都说子不语怪力乱神,秦始皇被骗的教训还大喇喇地在史书上写着呢,板上钉钉的黑历史了,感情你是一点都不当回事是吧?

    哦,对了,他们差点忘了,不管是始皇帝还是他们这位未来的宋世祖,他们都不、信、孔、圣!

    所以,哪怕转世重生了还是注定要掉进同一个坑?!

    不得不说,有那么一瞬间,不少文臣在忧国忧民和恨铁不成钢之余,心里难免生出了那么几丝不足外人道的暗爽。

    就连原先那股因毕生所学或将不被重视而产生的对于未来皇子的忌惮也在不知不觉中消减了几分。

    “官家......”

    包拯黑着脸执笏上前想要说些什么,然后才刚刚开口便被赵祯挥手制止了。

    开玩笑,根据他多年的经验,包拯只要一摆出这副架势便绝无好事,喷你一脸唾沫星子都是轻的。

    更何况天幕才刚刚预告了未来好大儿重法轻如的“恶劣行径”,想必包卿和其他爱卿此时都憋着劲呢。

    若不及时打断,天知道待会儿自己又要经历什么。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赵官家现在一点也不想听到有人说他好大儿的半句不好。

    不就是宠幸方士吗?

    多大点事儿?!

    左右政儿也没有因为追求长生就耽误了国政,大宋照样在他手中实现了万国来朝的盛景,创出了祖辈未有之功业,那就更没事儿了。

    谁还没有点小爱好了?!

    虽说四海寻仙是废银子了点儿,但......

    大不了动用朕的私库就是了,也省的那些谏官们再没完没了的上谏言,徒惹政儿烦心。

    赵·大款·祯如是想着。

    心痛但甘愿.jpg

    “此不过天幕随口戏言,当不得真。还望众爱卿慎言,以免妄造口舌。”

    众臣:......(89_89)!

    官家,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

    先前不是还对天幕所说信赖有加吗?

    这才多久就成随口戏言了?

    不带这么善变的!

    还有,你最后一句是威胁吧?

    是吧?!是吧?!

    果然,爱会使人盲目,官家这会儿已经被儿子迷花了双眼,怕是什么也听不进了。

    一时间,众臣对于未来皇子皇女们的“离经叛道”又有了新的解释,不由心情更加沉重。

    不同于赵祯的因爱失智和在场文官们的忧心忡忡,舒颜在经过短暂的怔忡后脸上却现出了了然之色。

    她想,她或许猜到未来好大儿在做什么了?

    如果对方芯子里真的是那个人,在从史书中窥见了事情原委后,便绝无可能再重蹈覆辙,他没把那些方士千年后的徒子徒孙一并坑了都算大度。

    更何况自己也不会眼睁睁看着亲儿砸再次陷入保健品诈骗的漩涡中。

    那么真相只有一个--

    当一个“核善”的领导,让那些方士(道士)们物尽其用,为大宋自然科学的发展散尽每一份余热!

    【不要误会,宋世祖虽然也痴迷长生,但他和始皇帝追求长生的方式还是有所不同的。

    相比起始皇帝的磕丹要求长生甚至不惜派人出海寻仙,他终其一生都没有相信过那些虚无缥缈的仙道祥瑞之说。

    相反,宋世祖的所作所为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则更像是一位坚定的唯物主意战士。】

    【根据历史记载,终宋世祖赵政的一生,除去祭祀天地和供奉祖宗之外,无论在公开场合还是私下里,他都没有和佛、道的任何一家沾过哪怕一点边!

    要知道,古代的皇家哪怕不提倡宗教,但多多少少还是信一些的。

    尤其是后宫的女眷以及京中贵族们,对于这些人来说,甮管是为了寻找心里记通还是什么,有事没事修个道、礼个佛,遇上不顺找人祈福消灾已经成了生活习惯。

    但这一现象到了宋世祖一朝愣是近乎绝迹!

    原因很简单--

    皇帝不喜欢!】

    【据不完全统计,在宋世祖登基后的短短十余年里,整个汴京城寺院道观的香火钱足足降低了六成不止!

    也因此,那些在从前惯是喜欢给皇帝敬献祥瑞的地方官员从此少了一条晋升之阶。

    这点与他那位酷爱批发祥瑞,并以一己之力玷污了泰山的祖父宋真宗可谓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没想到天幕说的好好的,猝不及防回旋镖又扎回到了先帝身上。

    众臣看天花板的看天花板,看地板的看地板,就是没人再去看上头官家的脸色。

    而赵祯则单纯是因为已经习惯了,因此面不改色。

    一时间,君臣之间默契非常。

    然而,此时此刻,汴京城内外,但凡是能听到天幕所言的佛道人士这会儿却都觉得自己不太好了。

    怎会如此?

    怎可如此!

    这位始皇帝转世冷落儒家也就罢了,反正他们也看那群整天喊着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腐儒不太顺眼。

    但如此不待见他们佛道又是为何?

    根据历史上那位的霸道作风,他们是不是还得庆幸对方没有重演昔日北魏、北周武帝灭佛的惨事?

    如此一来,他们今后的出路又在何方?

    【当然,在主播看来,我们政哥如此不待见宗教也是有原因的......】

    第531章

    番外36

    沉默是此刻的升平楼!

    众人今日的心情可谓是一波三折。

    他们先是被告知自家即将迎来一个重法轻儒的皇帝,名教的辉煌或将不复从前。

    还不等大家消化完这个令人悲伤的消息(武将们:并不!),紧接着又从天幕口中得知了未来老板不仅重法轻儒,他还迷信长生!

    这还了得?

    自古以来但凡帝王宠幸方士,迷信长生都被视为昏君所为。

    哪怕雄才伟略如秦皇汉武尚且因为晚年轻信方士而落得个晚节不保的下场,汉武帝甚至闹出了将嫡公主下嫁方士的千古笑话。

    如今眼看着未来官家也有重蹈覆辙的苗头,不少人那颗敏于直谏的心已经开始蠢蠢欲动。

    至于说谏言的对象还没出生?

    不是还有官家吗?

    就在一干大员摩拳擦掌准备和赵祯探讨一下今后小皇子的教育问题,顺便以此为突破口毛遂自荐时,反转又来了。

    你说什么?

    未来的宋世祖虽慕长生却不信鬼神,甚至还敬宗教而远之?!

    这话显然有些前后矛盾了,听在众人耳中就和说某人重色但不好色一样神奇。

    况且,若真是如此,那他为什么又要宠幸方士?

    还是说这些方士又搞出了什么新花样来蛊惑君王?

    世人天然就对神秘向的事物抱有一定的好奇,更何况此事还涉及到身份来历都如此特殊的未来天子。

    这下就连原本事不关己一心吃瓜的路人都竖起了耳朵,就等着能从天幕这里听到更多的内幕。

    然而,今日的天幕却仿佛挖坑挖上瘾似的,每每说到关键处总是转开话题,只把所有人的好奇心都吊的高高的。

    让大家恨的牙痒痒,恨不得能将手伸进天幕,用力摇晃里面那个可恶的女人,让她赶紧揭晓答案。

    尤其是朝中的众位相公以及宫外的佛道人士。

    对于前者而言,下任官家对宗教的态度有极大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朝廷接下来对宗教的政策,他们有必要做到心中有数,好提前拿出方案以应对事后佛道人士可能出现的反应。

    而对于后者来说,则纯粹就是利害相关。

    此时此刻,宫外的各大寺院道观中,一位位高僧道长们注视着半空中的天幕,神情凝重。

    那位到底是为何会对他们这些出家人抱有如此大的成见?

    “阿颜可是猜到了什么?”

    注意到舒颜唇边一闪而逝的笑容,赵祯好奇地问道。

    舒颜忍笑,“官家还是听听天幕怎么说吧。”

    她有预感,除了道士的正确用途外,另外一件事的原因或许会有些......神奇?

    【其实宋世祖不待见宗教人士这在主播看来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咱们政哥是谁?

    那可是连懒惰都能入罪的秦皇!

    秦律上就明明白白写着“事未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大致就是说:不务正业因懒惰而贫穷的人,全家都会被收为国家奴隶。

    明摆着告诉所有人:大秦不养闲人!】

    说到这里,天幕的女声一顿,片刻后,才又略带调侃地说道:

    【所以那些整天幻想着自己要哪天穿越到大秦要怎么怎么样的咸鱼可以歇歇了,别到时候一个不小心就以身试法了!】

    虽然没听说过“穿越”但大致猜到了意思的众人:......

    【有一说一,一个人如果只是对下面人严格,那会让人不爽。但咱们政哥就不一样了,他自己就是卷中之王。

    根据历史记载,始皇帝每天需要批阅约120斤的奏折,折合一下的文件超过30万字!

    就这点而言,对比后世那些以勤政著称的皇帝又有几个做到了?】

    众臣:那倒是真的!

    反正无论是官家还是先帝就没有一个人能做到。

    从国君到庶民都卷成了这样,也难怪秦国能在短短时间里干翻六国。

    有人大受鼓舞,若有所思。

    也有人却莫名觉得背心一凉,仿佛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那么事情到这里就显而易见了,像始皇帝这样的卷王之王,作为他的转世,宋世祖又怎么可能容忍在自己治下还有那么多不事生产、不服徭役之人?

    这不仅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朝廷每年也将因此损失大笔赋税,谁让当时的寺庙不需要交税呢?】

    原、原来是这样吗?

    一众僧道这会儿听着天幕的分析只觉得离了大谱。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金求子后,我靠崽上位了》,方便以后阅读重金求子后,我靠崽上位了第230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金求子后,我靠崽上位了第230章并对重金求子后,我靠崽上位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