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舒大富宋仁宗 本章:第201章

    其他小国使节对此也不以为意,无他,习惯了!

    要是哪天辽国官员对待他们和颜悦色,他们才要担心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阴谋算计呢!

    尚膳间中,一群大厨正颠锅颠的热火朝天。随着炒菜在大宋普及开来,他们很快就学会了这种烹饪方式。

    做出的菜又快又好吃,与以往万物皆可炖截然不同,通过猛火爆出的菜,色泽鲜润油亮,一看就能勾起人的食欲。

    想必待会定能让那些外来的乡巴佬大吃一惊。

    刘大厨小心翼翼地将托盘中足有成人小臂长的大虾摆好形状,“刺啦”一勺热油浇上,瞬间一股蒜香混杂着海鲜特有的清香味弥漫了大半个厨房。

    不霸道,但却很明显。

    “收工!之前也做过海虾,但我还是第一次烹制这么大的虾呢!”

    他身边一位大厨闻言说道:“这你就不懂了,这么大的虾都生活在比较深的海里,浅滩上一般是看不到的,就算看到了,捞上来没多久也死了,根本就不可能活蹦乱跳的运到京城。”

    “这次的大虾大蟹都是太子殿下他们从倭国回来时特意捕捞的,就为了带给官家和丰裕侯尝尝,一路上都特意让人用海水精细养着,这才活了一大半。赏赐给了外面的相公们一批,就剩下连这些。”

    “这次要不是官家寿辰,这些东西离了海里时间养不长,估计也不会拿出来用。”

    这时,身后传来传膳太监的声音,“行了,别闲聊了,时间差不多了,赶紧上膳吧!”

    时间拿捏得非常合适,传膳太监领着一群小太监上膳时,恰逢一群人寒暄完毕,宴会正式开始。

    由太子、镇国公主以及舒颜一家子牵头,众人先举杯庆贺天子圣寿

    赵祯也笑眯眯地举杯回敬,一口喝下杯中酒水。

    接下来才轮到文武百官,以及此次前来祝寿的各国史节。

    值得一提的是,就连原先已经渐渐淡出汴京城一众人视野的赵宗实,在时隔多年后的今天也重新出现在了宫宴上。

    他脸上保持着恭敬的姿态,对着上首的天子敬完一杯酒,又随大流地放下酒杯。

    看着前方在天子慈爱目光下,傲然而立的太子,赵宗实心中愤懑。

    之前明明一切都很好,你为什么要出现呢?

    要是没有这个人就好了,那么现在站在前头,带领众臣敬酒,享受众星捧月的是不是就是自已了?!

    压下心中的那点不甘,赵宗实苦笑一声,又自已给自已倒了杯酒,一口闷下。

    感受着酒水划过喉咙带来的微凉。

    还想再喝,却被身边伸出的一只小手拉住了袖子。

    “夫俊,喝......慢点,这是......陛下的寿宴,要是喝醉了,就......就不好了。”

    一句话说得磕磕绊绊,其间还夹杂着浓重的口音,一听就是刚学宋话没多久。

    正是他前不久才刚刚被官家赐婚的妻子。

    看着对方眼中的胆怯与关心,赵宗实勉强扯出一抹笑意,特意放慢语气说道:

    “没事的,放心吧,像是这种宫宴都不会上太烈的酒,喝上几杯也不会醉的。”

    “嗨......”话出口就意识到自已又说错了,连忙变句,“是,德子知道了,谢谢夫君提醒。”

    高台之上,赵祯也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颇为欣慰地说道:“看来宗实和德子女王感情不错,那朕就放心了。”

    第469章

    和亲之议

    赵祯的一句话让殿内众人都明晃晃地将目光集中到了赵宗实二人身上,众人神色各异。

    顶着四面八方投来的视线,赵宗实拉着身侧的德子一同起身,面色恭敬中带着恰到好处的感激,对着上首的赵祯躬身行礼。

    “臣和德子还要多谢官家玉成。”

    赵祯笑着摆摆手,“这也是你和德子女王的缘分,朕不过是成人之美罢了。”

    他语气随意,仿佛只是说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不过事实也确实如此,这个“东瀛王”听起来好听,但其间内里懂的人都懂,宗室中就能找出不少身份合适的子弟来。

    只要不是个蠢的,又或是野心太大的,谁上都差不多。

    因此,对于这个“和亲王子”的选择,赵祯从始至终就没有打算硬性指派,完全就是采用的自愿原则。

    在其他人还在犹豫不决,衡量利弊得失时,赵宗实率先站了出来,一番诚恳表态,赵祯便顺水推舟同意了他的请求。

    赵宗实微微抬头,就见上首的官家依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中。

    想到自已的孜孜以求,不过是对方随口便能许出之物,他心中再不敢生起半点怨怼,脸上的神情也越发的恭敬起来。

    殿中舞乐依旧,但众人的心思早已不在这上面。

    吕夷简将赵宗实自进殿以来的一系列表现都看在眼里,脸上带笑,眼中却充斥着不为外人所知的评估。

    而宗室那边,不少年轻的宗室子弟目光似有若无地从始终站在赵宗实身侧的德子身上扫过。

    当看清对方的面容后,仿佛得到了某种安慰一般,原先因为被人抢先一步摘走桃子而生出的懊悔情绪也一下子消散不少。

    即使心中依旧泛酸,但一点也不妨碍他们看向赵忠实的目光再次变得亲切了起来,毕竟谁也不会和真金白银过不去。

    面对这些凑近攀谈的人,赵宗实也都一一笑着回应。

    双方推杯换盏间,一片和睦。之前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场景,仿佛都只是幻觉。

    萧孜眯眼将这一幕收入眼底,捏着酒杯的手指不禁紧了又紧。

    由于消息滞后的缘故,他也是来到汴京之后才听说了就在不久之前宋国竟然对倭国用兵一事。

    在萧孜的印象中,倭国就是个不毛之地,属于那种打下来也挤不出多少油水,吃力不好讨好的地方。

    他不明白宋国这么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打探了一圈下来也没得到什么太有用的信息。

    只是有一点却让他不得不担心。

    从倭国的事情上不难看出,宋国在当今这位宋帝的手中,对外态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对于如今国力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大辽来说,绝非好事。

    萧孜心中思绪万千,面上却不动声色。

    倒是他身边的副使急了,举起酒杯挡在面前,一个劲地对着他使眼色。

    萧孜手指在面前的案几上点了点,示意他稍安勿躁。

    而后执杯起身,对着高台上的赵祯高声说道:

    “大宋官家,外臣此次代表我大辽出使宋国,一是为了恭贺大宋天子圣寿,二也是带着与宋国永修于好的诚意而来。”

    随着他的出声,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赵祯没有接话,只是手持酒杯冷眼看着下方依旧保持着敬酒姿势的萧孜。

    萧孜没有等到回话,却一点都不觉得尴尬,兀自将遥敬的动作做完,一口饮尽了杯中的酒水。

    “我等此次前来,还带了些许薄礼,不知现在可否让人抬进来?”

    赵祯也想看看这次辽国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冲着身边的张茂则使了个眼色,张茂则会意,立马下去安排。

    很快,七八口大箱子在经过检查后就被人抬进了大殿。

    从抬箱之人小心翼翼的动作中,周围人对于箱子中所装物什不禁更加好奇了起来。

    萧孜无意在这上面卖关子,直接走到大殿中央,动手亲自将箱子一一打开。

    众人目光好奇地朝打开的箱子中看去,却差点被箱子里透出的珠光宝气闪到了眼。

    还不等大宋这边的人疑惑发问,萧孜已经兀自道出了目的:

    “吾皇听闻大宋天子膝下两位公主不仅慧质兰心、德容兼备,且都已经到了可以许嫁的年纪。

    吾皇欲为膝下皇子求娶大宋公主,从此宋辽两国永结秦晋之好,不知大宋天子意下如何?”

    静,死一般地静静!

    原先还有细细嘈杂声的宫殿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在这样的环境下,筷子和桌面的碰撞声便显得格外明显。

    众人朝着声源处望去,不出意外看到了已然脸色惨白的福康公主。

    她一只手僵在碗碟上方,还维持着原本执筷的动作。

    见众人都朝自已这边看来,连忙收回手,重新端正仪态,只是任谁都能看出她此时的笑容有多僵硬。

    “让人去重新给公主上一副碗筷。”

    赵祯仿佛没察觉到下方众人的神色各异,十足贴心地吩咐着身边的宫女。

    福康公主这会儿尽管内心慌张,但在众目愧愧之下还是维持着身为皇家公主的风范。

    一脸歉意地福了福身,“是女儿失态了,还望爹爹勿怪。”

    赵祯一脸慈爱地摆摆手,“快坐下吧,不过些许小事而已,哪里值得特意提起。”

    晏殊也在这时适时插了进来,笑呵呵地说起了祝酒辞,等他话音刚落,立马又有其他人接上。

    一时间,整个大殿中又是一片其乐融融。

    唯独萧孜独自站在大殿中央,仿佛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副使见状,原本三分的酒意一下子涨到了九分,进宫前萧孜对他的千叮嘱万嘱咐全然被他抛到脑后。

    他一拍面前的桌案,大声道:“大宋皇帝你为什么不回答?难道是觉得我大辽的龙子还配不上你家的公主?!

    还有,你宋国已经连续几年拖欠原本应该给到大辽的岁币了。怎么着?难道还想单方面撕毁盟约不成?”

    声音洪亮,一下子盖过了满殿嘈杂。

    话已出口,萧孜再想阻拦已经来不及了。

    此时此刻,不说上首已然变得面无表情的天子,就在副使话音落下的瞬间,范仲淹、韩琦等一干大宋肱骨看向两人的目光都变得冰冷无比。

    尤其是赵政,那眼神浑然不像是在看活人。

    而武将们冰冷目光的背后,还藏着一抹只有他们自已才知道的火热。

    第470章

    脸真大

    殿中气氛剑拔弩张。

    就在此时,突然响起一道略带玩味的嗤笑声:“本宫没听错吧,辽国是想和大宋结秦晋之好?”

    萧孜闻声朝着说话的人看去,只见是一个面容绝美的十几岁少女,正是之前和宋国太子一起率众给宋帝祝寿的那位公主。

    从自已最近打听到的消息来看,应该就是宋国最近刚封的镇国公主,同时也是宋国太子一母同胞的胞妹。

    若是能够......

    只是这样的话,以宋国如今的势头,一个皇子妃的分量或许就不够了。

    压下心头的种种思量,萧孜一脸郑重,

    “外臣此次正是为了替我大辽皇子求娶大宋公主而来。

    我主承诺,若是大宋天子肯许嫁掌珠,他便做主免了未来十年之内大宋需要给大辽的岁币,就当作是他这个做公公的给未来儿媳妇的聘礼......之一。”

    说到后面,声音明显停顿了一下,那个“之一”二字更像是临时加上去的。

    不过饶是如此,这副居高临下的施舍语气也足够戳人肺管子了。

    当下有人小声骂道:这辽人当真是好生不要脸,什么叫就当是公公给未来儿媳的聘礼?

    好像认定了大宋定会嫁公主一般!

    感情这是吃定我们了呗。

    还有,剩下的岁币大宋根本就没打算继续给好伐!

    有这个银子,让工部多造几门火炮它不香吗?

    拿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在这里装大头,脸可真大!

    有年轻子弟那小暴脾气“呶”地一下就上来了,直接拍桌而起,平时纵横花街练出的好口才一下子有了用武之地。

    其他人未来得及说出口的怒斥就这么被堵在了喉咙口,说不出来只能勉强咽下,那感觉别提多难受了。

    萧孜全当未闻,对他来说这会儿其他人说什么都是白搭,重要的只有宋帝一人的态度。

    然而让他失望的是,哪怕是到了现在,这位宋帝依旧是面色沉静,叫人猜不出他半点心思。

    反倒是副使经不住激,三两下又和那位出声的年轻勋贵杠了起来。

    教坊司的歌舞已经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下来。

    而殿中来自其他小国的使臣早在辽使站出来的那刻,便开始下意识收敛起自身的存在感,只将一双耳朵高高竖起,不想错过任何一点热闹。

    眼看着两人你来我往,菜鸡互啄,天子脸上已经显出明显的不耐烦来,

    当即就有老臣出声喝止,两人这才意识到自已这会儿还在皇帝的生辰宴上。

    回过神来的二人连忙告罪。

    比起连眼底的不情愿都藏不好的副使,那勋贵子弟的懊恼就要诚恳多了。

    他这会儿心中也忍不住后怕,自个儿刚刚怎么就冲动了呢?

    知道他虽然年少气盛,但出发点是好的,赵祯自然不会怪罪。

    非但没有怪罪,还温声勉励了几句。

    有眼睛的都能看见,天子此时看向那名勋贵子弟的目光中是带着点满意的。

    一时间,新贵席上不少人看向自家子弟的目光都带上了几分恨铁不成钢,只有一人抚须而笑。

    短暂的闹剧过后,话题重新回到了原点。

    该说不说,这年头能做为正使出访一国的人,别的不说,起码在脸皮上绝对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顶着四周宋朝文官们意味不明的目光,以及武将猛杀气腾腾的眼神,萧孜依旧巍然不动,再次态度诚恳的提出了和亲之意。

    赵祯自然不可能答应这么荒谬的事情,上辈子都没有,这辈子更加不可能。

    但他也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先看向了台下的赵玟。

    意思很明显,不过是想要看看这个女儿有没有别的打算?

    却不想他的这一反应引起了其他人的误会。

    周氏一把紧紧握住身侧舒颜的手,眼中满是焦急:“阿颜,官家会不会......?”

    再看他身边的舒大富也是满脸担忧。

    无论如何他们都不希望看到自已从小看着长大的外孙女被送到辽国那虎狼之地去和亲,但如果事情实在无法改变,人都有私心......

    舒颜不用想也知道二老这是想歪了,当下哭笑不得地安抚道:“放心吧,官家不会送公主去和亲的,你们别急,看着就好。”

    赵玟神态自若,仿佛自已不是当事人一般。

    只是下一瞬,锐利的目光直刺萧孜,看得对方一个激灵。

    好生凌厉的气势,仿佛连眼神都自带杀气。

    还不等他想明白为何一个公主会有这般杀气腾腾的目光。

    就听赵玟幽幽开口了,“辽使既然都说了想和大宋结‘秦晋之好’,那辽使不妨再说说,辽使以为,在大宋和大辽之间,到底谁是‘秦’谁是‘晋’?”

    这问题问得好,当即就有人没忍住暗笑出声。

    春秋时期,秦、晋两国国君数代都互相通婚以结盟好,因此后世才会习惯性地以“秦晋之好”代指联姻、婚配的关系。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金求子后,我靠崽上位了》,方便以后阅读重金求子后,我靠崽上位了第201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金求子后,我靠崽上位了第201章并对重金求子后,我靠崽上位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