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皇宫气氛肃杀!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作者:段非断 本章:第五十一章:皇宫气氛肃杀!

    庆国宫中一道诏令,让整个京都气氛骤然紧张,太子、二皇子和李云睿在这次春闱科举中,招揽的新晋士子最多。

    足足占据三百名贡生名额的五成左右,基本上还都是名列前茅,登榜成绩在前二百名的贡生。

    广信宫里,前几日被嘉靖严厉斥责的李云睿,连续几天未迈出广信宫一步。

    她此时身披轻薄丝纱,侧躺在凉亭中的长榻上,娇嫩玉唇不时吸入几粒紫红葡萄,两旁侍女手持大叶蒲扇,丝丝微风吹拂起李云睿这位美人秀发。

    “回殿下,经查这次鉴查院,没有让一处主办朱格处理科场案,一反常态,调任四处探子进京,让四处主办言若海亲自督办审理案件。”

    侍女从宫外匆忙赶来,跪在李云睿面前,汇报最新得到的消息。

    正将一颗葡萄咬入口中的李云睿,闻言动作停滞了下,片刻后才缓慢将葡萄吞入腹中。

    “你是说这次陛下没有让鉴查院一处办案,而是让四处言若海处理案子?”

    “是殿下,据鉴查院传来消息,是陈萍萍在陛下面前谏言,希望从外地调任四处进京,由四处督办科场案。”

    “又是这个陈萍萍!”

    再次听到陈萍萍三个字,李云睿眼中闪过浓浓恨意。

    上次袭杀范建失败后,就是陈萍萍率先在陛下那边告密,揭穿幕后主使是广信宫。

    现在处理春闱科举,又是陈萍萍谏言,将一处排除在调查之外,让以往处理外地事务的四处,回京异地办案。

    陈萍萍一系列动作下来,让她之前准备的手段近乎失效。

    要是一处办理这起案子,她就能彻底把心放到肚子里,不用担心这次科场案牵连到自己。

    没想到是四处来办,她对四处主办言若海印象不深,以前尝试过派人私下拉拢言若海。

    只是这家伙油盐不进,几次三番都被严词拒绝,那时李云睿只是稍有气恼,后续并未在意。

    鉴查院除一处以外,其他几处的主办,大多数都是这样子,极难拉拢。

    “陈萍萍三番两次坏我好事,这次更是支开一处,摆明了就是想要将这件案子办成铁案。”

    “殿下,我们这次招揽的贡生,大都是江南士子,这些江南士子,都是跟内库贸易往来较多的江南世家子弟。

    要是这些士子进入朝堂,无疑会成为您的有力臂助,现在出了这档子事,恐怕难以善了。”

    跪在地上的侍女,语气忧虑,对皇帝这次严查科举案件,同样感到异常棘手。

    “真是麻烦!”李云睿撑着娇躯,从长榻上坐了起来,思索良久。

    “最近我们不能在陛下那边引起注意,你下去以后,向这些江南士子告诫清楚。

    无论发生了什么,都不能将他们与广信宫之间的牵连说出来,要是敢泄露半点儿消息。

    就让内库派人,将这些江南商贾世家的生意,全部踢出内库贸易名单。

    给他们说清楚,不要以为这是开玩笑,要是他们胆敢不从,暗地里派人去江南做成马匪截杀,让他们全族在江南除名。”

    李云睿一脸漫不经心,杀气腾腾的话从她口中说出,无足轻重的样子,就像是让侍女去杀几只鸡。

    “是!”

    侍女领命离开广信宫,前去办理长公主交代的事情,李云睿则又侧躺回长榻上,脸上表情平淡,没有丝毫紧张情绪。

    她有恃无恐的底气,就是从小仰慕的自家皇兄。

    从小到大,不论自己犯了多大的错,皇兄都会迁就原谅自己,最多就是出言训斥几句,无甚大碍。

    李云睿这边云淡风轻,没有把这件事情当回事。

    东宫里的太子却有些心神焦虑,手底下太监汇报完陛下让礼部、刑部、兵部和鉴查院联合,一起处理今年春闱的科场案。

    鉴查院这边派出的,还是常年不在京都的四处督办案子,四处主办言若海很少与他们这些皇室成员接触,他都不知道如何去拉拢对方。

    “这可如何是好”

    太子李承乾端坐东宫大殿,穿着一身对襟金色长袍,行为举止端庄肃穆,哪怕宫中现在并无旁人,他都是一副正襟危坐的模样。

    作为陛下钦定的储君,他每日都严格要求自己,行为举止端庄,不能有一丝纰漏。

    尽管方才听到太监来报,说是皇帝下达诏令,要严查今年会试贡生名额失衡一案,其中必定会牵连不少东宫门下士子,让他心神不宁。

    李承乾表面上,还需严格约束自己行为举止,不能因为一点儿小事就慌慌张张。

    他心知自己身为储君,表面上东宫是自己的寝宫,背地里谁知道有多少陛下派来的探子。

    要是遇到点儿事情,他就举止无措,势必会让他在陛下心中的形象减分,储君自然要有储君的风度。

    心里有些忧虑,李承乾脸上仍旧不露声色,没有让周围东宫太监看出任何异常。

    “春闱科举士子数量失衡,此事又与东宫有何牵连?”李承乾语气淡然,听不出任何焦虑情绪。

    跪在面前的太监低着头,叩在地上轻声说道:“回禀殿下,今年春闱会试之前。

    东宫就收到过几十封拜帖,说是要拜入殿下门下,成为殿下门生。

    后来我们还向春闱考官递了条子,上面有三十几个士子名单,放榜以后他们也都在贡生里名列前茅。”

    “哦?还有这等事!!”

    听闻太监所言,李承乾露出惊讶表情,“这是好事啊!证明这些士子的确是有真才实学。

    在会试放榜之前能向东宫递拜帖,更说明士子中不少人才心向庆国,都是一心想要为庆国强盛作出贡献。

    本太子身为东宫之主、庆国储君,士子们主动递来拜帖,实在太正常不过,谁不想尽心辅佐一国储君。

    至于什么向春闱考官递条子,本宫看来你是记错了,本宫何时吩咐过向春闱考官递条子?

    难不成科场考官会因为几个条子,便让这些士子会试通过,并且还名列前茅?”

    李承乾面带疑惑,不解的望向跪在地上的小太监。

    “本宫记得你是仓州人士吧!”

    “回回禀殿下。”

    小太监额头冷汗直冒,说话哆哆嗦嗦:“奴才的确出生在仓州,七岁起就已净身入宫。”

    “时间过得真快,记得你在东宫已经服侍了八九年!”

    “殿下,奴才自从净身入宫后,便一直在东宫服侍,现在已有十年零三个月。”小太监将头埋得更深,跪在地上浑身颤抖。

    “十年了你记得倒是清楚。”李承乾面露恍然,“十年没有回乡看望过父母家人,着实有些可怜。

    念你在东宫时日良久,尽心尽责,本宫便特许你一个月回乡探亲。

    你下去收拾一下,这一个月你就待在老家仓州,哪里都不要去,谁问都不要答话,听明白了吗。”

    “殿下”小太监说话都带上了哭腔,想要极力解释,但被李承乾挥手打断。

    “难道你想违抗本宫命令?”

    “奴才不敢,殿下恕罪”

    “本宫只是让你回乡待上一个月,跟家乡人好好叙叙旧,等过段时间再回来也不迟!

    又不是要赶你走,哆哆嗦嗦慌什么。”李承乾语气柔软言辞和善,对小太监一副谆谆教诲的样子。

    “是奴才明白了。”小太监紧张回话,这才躬着身子退了出去。

    李承乾望着小太监人影消失后,拍了拍手,两名东宫侍卫走了进来。

    “你们下去盯住,等他明日出城,做成土匪截杀吧!记得做得漂亮,手脚干净点儿。”

    “是!”两名侍卫面无表情,拱手领命。

    李承乾看着三人离开后,空荡荡的东宫大殿。

    随手拿起画笔,继续在宣纸上,描摹一位无面美人的画像。


如果您喜欢,请把《嘉靖穿越庆帝,从庆余年开始修仙》,方便以后阅读嘉靖穿越庆帝,从庆余年开始修仙第五十一章:皇宫气氛肃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嘉靖穿越庆帝,从庆余年开始修仙第五十一章:皇宫气氛肃杀!并对嘉靖穿越庆帝,从庆余年开始修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