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得罪读书人,得罪士大夫,得罪天下人?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寒梅惊雪 本章:第59章 :得罪读书人,得罪士大夫,得罪天下人?

    朱高炽闻言,

    也深感赞同!

    他抱着手,回忆盛世天朝的雄风,说道:

    “盛世之下皆名将,那王玄策出使天竺国,随行的使者被杀,他仅以身免,自觉有辱天朝颜面,就转去吐蕃借兵八千不到,接着便领兵杀回了天竺,不到三日就大败天竺十万雄兵,还擒了那天竺国王,押送回了长安!”

    “他王玄策也是金榜题名考进的长安,也是地地道道的文臣,却能提笔书万卷,执剑斩楼兰,真是英雄!”

    朱高炽这么一说,连三杨这已经年过中年的文臣。

    胸中都不禁涌出一阵壮怀激烈。

    朱瞻墡瞧见几位大人们的神情,微微一笑,感慨道:

    “文臣也是儒者,自古就有儒将!想想那三国的陆逊,手提玉剑斥千军,昔日锦鲤化金龙,他的后人武庙之一的陆抗更是如此,他们不都是儒生吗?不也都是文臣?”

    “辛弃疾都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咱大明多出一些文臣儒将,不是理所应当?”

    “我大明不只是要皇帝好武功,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也理应尚武,更应知兵,如果文臣都不怕死了,那我大明远迈汉唐指日可待。”

    于谦等人,此刻那是听明白了!

    监国殿下那是打算借着陛下的“好武功”,来改变大家对于八股取士的看法。

    显然八股取士已经不满足如今陛下所期望的大明!

    朱高炽对于这一点也看得很清楚,所以身为父亲,第一时间就站了出来,表态道:

    “小五,你说的为父同意!八股取士确实有些落伍了,祖宗之法虽然不可变,但可以增加一些新的科举内容,这也不违背祖宗之法,这一次采取兵法策论为主的试卷,爹也觉得不错!”

    太子都是这个意思了。

    内阁于谦自然更不用说。

    吏部的几位大人,那也都是跟着点头同意。

    他们无非就是建言献策,

    来完善一下监国的想法。

    见天色不早。

    朱瞻墡让众人都回去,整理一下想法和建议。

    然而第二天上奏详细说说。

    朱瞻墡处理完政务。

    也就打算早点回家。

    就在离宫的时候。

    遇到了于谦跟杨士奇。

    “二位大人,留步。”

    “是监国!”

    “参见殿下。”

    “这也不是什么正式场合,不必多礼。”朱瞻墡笑道:“二位大人,借一步说话。”

    “是。”

    来到一处角落,朱瞻墡看着二位大人,将心中对于科举一直以来的想法,说了出来,“二位,对于改变科举,其实我还有更深的意思。”

    于谦跟杨士奇彼此看了对方一眼。

    都从对方的眼神之中,看出了“果然”的意思。

    他们其实也想到了。

    但具体监国到底在想什么。

    他们还拿不准!

    “不知,殿下的深意是?”

    杨士奇问道。

    于谦也好奇不已地注视着朱瞻墡。

    “二位大人,从周朝开始,分封天下,定制周礼,后世不管历经任何朝代,都可以说是由士和大夫把持朝政!无非从宋元以后,士这个集体加入到了大夫这个阵营,士的地位被极大的拔高!”

    “从此就有了士大夫一体的说法,士大夫士大夫……,”

    “狭义地说,不就是朝中的文臣吗?广义的那就是天下文人!这群人对于国家对于百姓有好有坏,但在孤看来,如果教育体制不改,他们只会弊大于利,危害也只能越来越大!”

    朱瞻墡凝视着这二位,见他们伴随着自己的话,陷入深思之中,又道:

    “两宋从立国开始的困局本就是文人士大夫们导致的,宋仁宗说什么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何其可笑?前朝元世祖忽必烈一开始本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汉化,可最后呢?”

    “全凭那群儒生忽悠,都快丢了立国的兵锋了!”

    “早年他还带着汉地世候的汉兵们到草原打败了阿里不哥率领的蒙古怯薛军,攻入了和林,也算是完成了封狼居胥和南下擒龙的皇帝,可惜一到中原安家,就被儒生文臣们一阵阵的忽悠!都快忽悠瘸了!”

    “这宋元两朝离我大明最近,拿他们以史为鉴最合适不过!”

    于谦闻言,也是感慨万千,说道:

    “殿下所言有理!文臣们可以辅政治国,但不可把持朝政,若文官做大,危害堪比妖邪乱政!就以那大宋举例,一个岳飞的,都能被文臣百官给逼死……,何其嘲讽?”

    朱瞻墡点点头,特别是听到于谦提岳飞!

    那更是唏嘘不已!

    老哥,你也是享受到了岳飞的待遇呀!

    不过,现在有了我在,你于谦断不会只留下石灰吟了!

    其实除了于谦。

    在大明享受岳飞待遇的名将依然不少!

    不管是明中期的戚继光,还是明末的一众被“传首九边”的名将们。

    那都是列不甚数!

    别说是名将了,就算是小兵们,依然也会遭受文官们的逼迫屠戮!

    就比如那被叫去——明日校场发饷,不许携带甲胄兵刃的戚家军!

    不也死在了文官们的手里吗?

    战无不胜的戚家军,

    被架空了皇帝的文臣们,就这么不费一兵一卒地给消灭了!

    无限唏嘘——!

    朱瞻墡一想到这些,一想到大明中后期的抽象程度。

    更是打定了主意!

    科举改革必须从现在开始。

    我不做?

    谁来做?

    相信后人的智慧吗?

    不,朱瞻墡从来不相信后人的智慧!

    朱瞻墡吃了秤砣铁了心。

    欲求科举改革!

    但他也深知此事关系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所以不能急功近利。

    此次先以改革试卷为主,最为合适。

    从文人尚武开始!

    大明自然就会新盛出强兵尚武的风气。

    朝堂到在野,就能营造出开疆拓土的读书风气。

    渐渐地,才能继续深入科举的改革!

    如此一来,就可以慢慢规避文臣们把持朝政的局面。

    这一次是浅尝即止,也是一个开端!

    此时的杨士奇,身为位高权重的老臣,自然听得出监国话中深意,不过,他有些担心地问道:

    “殿下,您这是要动全天下读书人,所有士大夫们的利益吗?”

    朱瞻墡淡然一笑!

    负手而立,

    道:

    “对,孤就是要动,孤宁愿得罪他们,也不愿意得罪天下人,我就是要为开万世太平!”


如果您喜欢,请把《寒梅惊雪的小说名字叫什么》,方便以后阅读寒梅惊雪的小说名字叫什么第59章 :得罪读书人,得罪士大夫,得罪天下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寒梅惊雪的小说名字叫什么第59章 :得罪读书人,得罪士大夫,得罪天下人?并对寒梅惊雪的小说名字叫什么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