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馨胸有成竹地说:“大舅,清大刘书记是爷爷老战友,我现在就打电话问问。”
王继文夫妻心中大喜,他们知道大外甥女在清大还兼职英语老师,两个儿子别的不说,英语水平相当不错,转到清大应该也能受到重视。
正在低声议论,陈可馨已经把电话拨打出去,并且打开了免提,话筒对面传来刘书记熟悉的声音,“请问,找谁?”
“刘爷爷,是我,我有两个表弟,成绩都很优秀,他们是……我想问下……”
刘校长心中大喜,现在国内大学生都想往外跑,谁如果能出去留学都觉得高人一等。
没想到可馨丫头的两个表弟竟然想来清大读书。
“可馨,替我谢谢他们对清大的信任,你大表弟转学我们欢迎,你二表弟已经高二了,为什么不直接参加今年的高考?”
还可以这样操作?
陈可馨疑惑地问:“刘爷爷,可是报名时间过了吧?”
“没关系,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我可以帮忙走后门。”
常言说朝里有人好做官,果然如此。
“刘爷爷,我和二表弟商量下……”
她的话还没说完,王向南凑过来,带着稚气的声音传过去。
“刘爷爷,我就是王向南,我愿意参加今年高考,麻烦刘爷爷帮忙。”
“好孩子,把你的身份证明今天给我送来,我明天就去教育局帮你办理。”
“好的!”
王继文夫妻当然希望自家孩子早一年考大学,
“向南,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今年考不上,就在龙城读高中明年再考。”
“爹娘,我心里有数,我也想做一个像大表姐那样的人。”
夫妻俩欣慰地点头说好:“好!”
陈可馨带着他们把证件给刘书记送去,当然还送去些小礼物。
刘书记说到做到,很快帮忙报名了,还安排王向南到高中毕业班插班学习。
王向南每天背着书包上学冲刺高考。
王继武等人随着考察团的人回国了,王继文也回深城了。
三位老人在生态园乐不思蜀了。
大舅妈和王巧莲不得不从生态园回来照顾几个上学的孩子。
一个月以后,王向南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走出考场,家里人明白这小子考得不错。
王向东已经和导师商量好,计划等这个学期读完再转学。
这学期很快就要结束了,陈可馨不但和弟弟妹妹们都在忙着期末复习,还要管理几家工厂。
这天,她刚回家听到家里电话铃声响起来。
她急忙接起电话问:“请问找谁?”
话筒对面是熟悉的声音:“你是陈可馨吗?我是赵行长!”
陈可馨心中大惊,自家的电话号码是后装的,这位赵行长确实很厉害,竟然顺藤摸瓜找到这来了。
她记得很清楚,在赵行长的银行里存了六百多万米金,后来外祖母给自己和父母的红包,担心被人惦记兑换成米金收进空间里了。
快速想明白,淡定地问:“赵行长找我有事?”
赵行长兴致勃勃地继续说:“陈姑娘,是这样的,你不是想让父母种地吗?我多次找领导协商终于有消息了,想用你在银行里存的米金换成不?明天你能过来详细谈吗?”
陈可馨还以为自己埋的地雷成了哑炮,没想到峰回路转有消息了。
压住心中的喜悦说:“好的,明天我一定到!”
第551章
躺赢了
第二天,陈可馨抽时间来到赵行长办公室。
赵行长沏了杯茶说:“是这样的,龙城几家医院想去国外购买医疗器,因为米金不够向我们求援,我找人协商换了些,可惜还差几百万米金。知道你想换土地,我找有关部门协商好话说了三千六,对方才答应把一块试验田长期租借。”
陈可馨好奇地问:“在什么地方,多大面积?什么价格?租借多少年?”
“别急,我慢慢和你说,这块地在北三环,属于农科院,一千亩左右。这块地去年种了冬小麦,只能等收获以后才能正式交付?”
“可以!”
陈可馨说完,很快心脏狂跳起来,她清楚地记得前世看到网上新闻说什么最昂贵的农田,就在三环据说是农科院的试验田,不会是那块地吧?
听说一共有四千多亩地,二十年后只剩下一百五十亩。
前世,那块地周围地价每平方米八万多,每亩地的地价是五千多万。
没想到现在那块四千多亩的农田,自己有机会得到其中一块。
虽然有点不讲究,可自己就是不出手,这块地也会从四千多亩减少到一百五十亩。
既然这样,还不如据为己有。
这块地不是自己算计来的,而是有偿付出。
接下来,她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培育出各种高产粮食和水果,让这块地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想到这,她淡定地继续问:“什么价?”
“看租赁年限,价格也不同。我这里有价格表,这里的钱是指米金……”
陈可馨瞳孔不由放大,好家伙,赵行长为米金拼命了!
她接过价格表看了看,发现十年一个价格。
她清楚地记得自家种植园的十八亩地,签订的是五十年契约,每亩地四百九十元。
当时,她心里嘀咕是白菜价。
此刻,看到价格表上每亩地五十年的价格顿时吓了一大跳,竟然是五百米金。
她清楚,现在米金和rmb的换算价格是一点五倍,也就是说一亩地价格核算成人民币七百五十元。
想起三环和四环的距离,再说这里是优质试验田,七百五十元的价格也行。
想到二十年以后的价格,顿时心理平衡了。
继续看下去,每亩地六十年是六百米金,七十年七百美金……一百年竟然是一千米金。
每亩地一千米金,千亩地就是一百万。
标注着一行小子,必须一次付清。
妥妥的白菜价!
很快想到什么,淡定地说:“赵行长,一千亩地租赁百年才一百万米金,我卡里可是有六百万?”
赵行长脸上闪过不自然,歉意地说:“陈姑娘,另外的五百万米金,能不能存五年定期?”
陈可馨很快反应过来,如果自己不答应,这块地没戏,“我明白了,你想借用剩下的五百米金对吧?”
赵行长顿时感觉脸上发烧,点头说:“是的!在我职权范围内,我可以给你最高利息,5.0%怎么样?”
陈可馨很快想八零年以后,不管是米金和rmb的利息都会大幅度增长,试探地问:“如果银行的米金存款利率增加,已经存入银行的米金定期利息也增加吗?”
“当然!”
陈可馨顿时放心了,想到空间里还有不少米金。
这些米金中有外祖母给的红包,大部分都是她出售中药得到的。
放着也是放着,存定期不但利息不错,也是为国家做出贡献。
再说,她还会继续和珍妮交易,以后她手里不缺米金。
这些米金她想等过几年以后增值,想到这,真诚地说:“可以,看在赵行长帮忙的份上,再说我也是华夏人,常言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手里还有五百万米金,存五年一千万米金的定期好了。”
赵行长做梦都想不到还有这样的意外之喜,不愧自己绞尽脑汁讨好对方,“太好了,另外的五百万米金,陈姑娘带来没有?”
这也太性急了!
陈可馨点头说:“带来了!我觉得还是先签那块地的租赁协议以后再说。”
赵行长连连点头说:“是我冒失了,我先带你去看看那块地。”
“不用看,我知道那块地。”
“那行,你看看这是拟定的协议。”说完,赵行长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打印好的协议。
陈可馨心里嘀咕:协议都提前出来了?
看了看,上面写着详细的地点和周围边界特征,没发现什么不妥的地方。
她把租赁年限和钱数填写好,然后从随身带的手包里拿出一沓米金和银行卡来递过去。
赵行长嘴角直抽,陈姑娘是心大?还是有自信?
这么多钱就随意放在手包里,也不怕被贼偷?
他接过钱,数了数确实是五百万米金。
开了张五年期,一千万米金,还有点零头的定期存单。
陈可馨看着存单上的零头,知道是这段时间的利息。
她把协议和存单收好,有了这块地,今后自己绝对躺赢了。
离开银行以后,她开车来到这块地附近看了看,按照特征很快找到了,一望无际的麦苗已经抽穗了,一阵风吹过来,麦苗鲜活地在对她招手。
“太美了!”陈可馨心中感慨。
她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爷爷和外公。
上次她去农场,几位老人对她抱怨,“地太少了,每天我们抢着摘和小柿子,不一会就没了。”
陈可馨深知内情,一共就十八亩地,种了七八亩地的果树,葡萄,蓝莓等,还种了各种蔬菜,只种了一亩地的和一亩地的小柿子。
勤务兵和管理种植园负责人担心老人辛苦,每天都和他们一起采摘。
几位老人还没等过瘾就采摘光了。
如果几位老人知道自己又搞到上千亩地,明年种植的和小柿子采摘不过来,他们一定会很开心。
等她来到种植园,院子里没看到几位老人。
地里和小柿子地里也没有人影。
她在周围转悠起来,很快听到了一阵阵笑声,顺着笑声走过去,在果树院子里终于看到几位老人的身影。
“爷爷,外祖母……”
“可馨丫头,你快来,这几棵杏树上的杏有几个成熟了,吃起来可甜了……”
陈可馨走过去,果然看见,杏树上结的果树有零星几个泛黄的。
猛然想起以前来种植园溜达,看这几颗杏树蔫吧,偷偷浇了些源头溪水,才会把结的杏催熟了。
摘下来剥掉皮品尝下,味道清甜爽口
看几位老人走过来,报喜道:“爷爷,外祖母,咱们又有好大一片土地了……”
第552章
小事
老爷子疑惑地问:“怎么回事?”
陈可馨把自己租赁一千亩地的事说出来,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老爷子很快想起那片地说:“那块地我记得是试验田,怎么会租赁给你?”
陈可馨这才把自己在银行里存有米金的事说了,并且把手里所有米金都存定期的事也说了。
她当然不会说自己给赵厂长留话想租赁土地,只说是到银行办事听对方说的。
老爷子叮嘱道:“可馨,要充分利用那块地研究高产粮食和各种味美价廉的蔬菜水果。”
“爷爷放心,我会的!”
“你去忙吧,快考试了吧?”
“是的,那我走了。我送来些蔬菜和水果,放厨房里了。”
老爷子嫌弃地说:“知道了,以后别往这送蔬菜,菜园子不少蔬菜都成熟了,吃起来味道不错,我觉得还是新摘的蔬菜好吃。”
陈可馨扶额,如果让老爷子知道,因为生态园浇灌了空间溪水,蔬菜和水果味道才好吃,不知道会怎么想?
老爷子继续说:“对了,我有两个老朋友,也想来生态园陪我住几天,你看?”
陈可馨财大气粗口气说:“爷爷,这点小事不用和我说,你做主就是。再说,咱家也不差这点吃吃喝喝。”
“好的!”
陈可馨开诚布公地对舅姥爷说起那天在百货大楼的事。
然后说:“舅姥爷,你什么时候想回去看孙子就对我说,我开车带你回去。”
孙老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石头娘这是自作自受,我最近不想回去,你忙你的,等你放假再带我回去偷偷看大小石头。”
“好的!”
时间悄然过去,几天过去,期末考试顺利过去。
陈可馨心中有底了,这次考试成绩不会落下来。
想起自己的承诺,来到生态园想带舅姥爷回去探亲。
等她到了生态园,发现这里相当热闹,多了七八位老人,都是爷爷的老战友,还有老战友的老伴。
她心里嘀咕:爷爷不是说就两个朋友吗?怎么多了这么多位老人。
暗暗庆幸,刚才拎进来不少粮食、肉类和蔬菜。
她微笑着纷纷和几位老人打招呼:“高爷爷,王爷爷,王奶奶……欢迎你们来。”
高爷爷挑剔语气说:“可馨丫头,你还说经常给我们送吃的?都多久没给我们送吃的了。”
陈可馨歉意地说:“爷爷奶奶,我实在太忙了,我说过让你们的孩子或者勤务兵去我家取食材。”
“可馨丫头,这多不好意思。生态园环境不错,吃得还好,我们想和你爷爷在一起养老。”
生态园这里不论是环境和食物都让几位老人满意,只是担心陈家几个晚辈不高兴。
如今陈可馨不差钱,爷爷退休以后人脉明显不如从前。与这些人交往,以后才不怕风风雨雨。
她头脑中快速转悠后,真心诚意地说:“太好了,你们过来热闹点,我爷爷和外祖母他们也免得无聊,只是这里的居住条件差点,明天我就派工程队过来再建几套小别墅,以后大家在这安心养老。”
几位老人听到陈可馨善解人意的话,知道这孩子在陈家主事,生态园和养殖场还是她出钱出力办的,顿时安心了。
“可馨丫头,以后我们就在这常住了?”
“欢迎!爷爷奶奶就把这当成自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话说得贴心,一会我让警卫员去买几头羊,没事放放羊,想吃新鲜羊肉就杀一头。”
陈可馨心里明镜似的,与爷爷关系不错的战友都不肯占人便宜。
农场里没养羊,听到这话,满脸笑意地说:“辛苦高爷爷了……”
“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