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之所以能在半个世纪内侵略全球,动不动在其他国家占领超过50的市场,关键原因在次在许多国家里,美国进口大片的票敢卖的比当地的国产电影票还要便宜。同等的价格,更优质的工业技术水准,更好的艺术质量,观众会怎么选择恐怕除了韩国那种万众一心支持国产货的民族,其他国家的观众都要投降。
反观中国的电影产业,音响制品方面,盗版猖獗,利润不稳定,根本形成不了市场规模。
而所谓的文化软产品,更是一片空白。
在中国,所谓的电影业的利润,指的几乎纯粹就是票房,拍一部电影,全部的拍摄成本,经手的资本损耗,院线商与开发商的利益,所有这一切的成本回收和利润的产生,全部都要压在票房上,可想而知,中国电影票房的压力大到一个什么程度。
成本回收压力大,票价降不下来,自然也竞争不过进口片,市场萎缩的结果,是社会影响和文化价值的萎缩,是话语权的丧失,这又使相关文化产业进一步陷入无人敢于涉足的僵局。
2005年以前,说起中国电影的相关文化产品,好像依稀是有一些,尤其是卡通电影方面。但是那种经营模式,说白了就是一个电影火了,知道这里有钱赚,就一窝蜂的冲过去抢钱而已。
所以几乎都是零星散做,再不染就是外资垄断,而产品,也是以进口大片的相关产品为主,比如米奇系列,变形金刚,忍者神龟等等。
易青和天路签下的这份和约,可以说是国内第一家大型财团,正式的,成规模的投资电影相关软产业,也是第一次把电影文化软产品当作一个概念来长期经营。这是有个
填补国家某方面产业空白的商业行为,是进入一个无竞争领域,一个朝阳的产业。
这也是为什么眼光毒辣的孙云博在多年以前就盯住了这一块肥肉,把这一步当做自己进入亚洲以及中国市场的踏板的重要原因。
可惜的是,易青心里非常清楚一点,如果他把这份专署权给宇通,不过是给中国国内增加了一家资本雄厚的外资企业而已,对本民族的工业资本以及电影产业的优化,起不到什么根本的作用。
中国电影的相关产品,尤其是涉及到文化形象和文化价值这一方面,一定要由中国的民族资本来经营。
这是易青内心定死了的原则原则问题是不可以讨论的
签约结束后有一个简单的小型酒会聚餐,天路集团招待宁倩华等华星集团的行政高层。
易青看着手里从拍立得相机里刚刚取出来的照片上面的自己和路威两人,雄姿英发,意兴飞扬。
他独自远远的离开了喧闹欢喜的人群,站在餐厅的一角。手里拿着照片,举高了看了又看,紧蹙着眉头,仿佛在思考什么重大的问题一样。
刚刚和路威等人应酬完的宁倩华端着一杯香槟,微笑着走到易青的身边。
“恭喜恭喜。”宁倩华举杯对易青说道。
“恭喜什么”易青笑着反问道。
“恭喜易总长久以来的心愿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宁倩华笑着抿了口酒,道:“不过从易总的面向上看,似乎好像仿佛,还有些心情不畅,思虑过甚”
易青哈哈大笑道:“宁姐还会看相”
宁倩华意味深长的倒:“从你的面相上看,今年有凶煞入命,不过福运悠长,当无大碍。只不过眼前纵然事业顺利,也须防小人作祟。”
易青闻言与宁倩华对视了一眼,忽然笑道:“宁姐想的,也正是我所想的。”
说着,他走到最近的冷餐桌旁,拿起一杯香槟,转过身来和宁倩华碰了碰。
易青把手里的照片递给宁倩华道:“把这个,高调发回北京总部去,让大家都知道,华星的文化产品专署权已经签出去了”
“记得,一定要给我的行政助理冯丽丽发一份。”
听到最后一句,宁倩华眉毛一扬。
两人在回信的微笑中,同时举起了琥珀色的酒杯,一饮而尽。
第十章
初现端倪下
“老易。”
易青正在和宁倩华低头细语,交代着什么,忽然听到路威兴冲冲的跑过来叫他。
他连忙向宁倩华点头微笑着告了罪,走到路威面前,十分期待的问道:“阿鼠来了”
“来了来了,”路威高兴的道:“东西也带来了。新出厂的,还热乎着呢,呵呵”
“好,太好了”说着,易青大力的拍了拍手,四下里正在聊天吃东西的人一下子静了下来。
易青和路威并肩而立,易青兴奋的大声道:“接下来,我们要向在场的各位,展示西安电影制片厂、西北影视器材生产基地以及北天路集团合资自主研发的新型电影放映机。这种机体整体重量不超过二十公斤;以电能驱动,可使用太阳能蓄电池充电;既可使用传统的手摇放映方式,也有全自动自行卷带模式就如同傻瓜相机一样,可以称之为傻瓜放映机,适合任何非专业人士操作以及适合普通家庭放映。”
路威接着道:“下面我们就请文化城志愿电影放映队的队长苏放映员给我们演示一下。”
说话间,阿鼠在这间会议室的后面已经准备好了这种新款放映机使用的幕布是有喷枪的,整块布薄如蝉翼,异常的轻巧;使用时把幕布一角的勾环安在喷枪上,向目标位置喷射,枪口的强力胶会把幕布的一角牢牢地粘在墙壁上;再向另一角喷射时,幕布自助调整到平行高度,然后充分的拉抻铺平,固定好下方的两角就可以开始放映了。
这种喷枪使用的强力胶是热能释放型的产品。一次标准使用产生的胶性只能坚持九十分钟,胶贴冷却后就自动掉落下来。如果放映雷要,比如碰上两三个小时的长片,放映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换大容量的胶贴。
当然,如果是传统地露天放映,也可以不该用喷枪,而使用传优的拉杆法就是抛绳头的那种。
室内的灯光缓缓的暗了下来
阿鼠在放映电影地时候,脸上竟有一种信徒似的神圣,仿佛他的内心对他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充满了骄傲和荣誉感。
易青满意的望着眼前的一切。看着在场地人被这新式放映机的那种极度接近影院效果的光感与音响所震撼的样子,对自己未来要做的事情更加充满了信心。
易青天晚上要做的第二件要紧事,就是测试这台刚出产的放映机。综观人类历史,某一产业的某一领域一旦有某种技术变革的产生,往往会极大的带动这个产业这个领域地前进步伐。带来意想不到的巨大改变。
阿鼠提出的电影产品销售地新模式,在很大的程度上,要仰赖乃至取决于这种新式放映机地研发和改良。
将原来笨重庞大的,需要放映员一刻不停的手摇放映的机器,改装成轻巧简易、可折叠的不足二十公斤的轻便型放映机,又可在无人监视的情况下自行自动完成放映;独特的喷枪设计。使得可能进行放映的场地范围大大的拓宽了,除了传统的露天放映模式外,无论是家庭、学校、企业会议室还是酒吧、咖啡馆,只要有面足够大的墙的地方。就可以使用;改良后的显像管和内置的音响功放,核心最精密的电子技术部分从美国李氏国际进口。逼真程度直追大中型专业影院。
有了这样一架机器,任何一个身体健康体力充沛的普通人,都可以带着这样一架机器在绝大多数有人群的场合,进行电影放映一一这也使阿鼠的全国电影产品营销新网络的构想得以实施。
传统的电影产品销售渠道。是拍摄单位完成作品之后,交付审查;审查完了之后,拷贝若干份。由院线方发布上映消息,吸引观众买票到电影院来看。
但是这种模式在中国这样的国家。有着致命的弊病。中国地大物博,人口分布不均匀,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城市之间无论是影院建设的质量还是人口密度与支付条件,都有着非常大的差异。
在北京市,可能每十万人就享有一个电影院;市民出行二十分钟范围内一定能看上电影;一个中等收入家庭每个星期都有闲钱可以去电影院消费
而同是中国观众,西北的一些城市可能整个城市或者城镇都没有一家电影院;要看电影只有碰巧赶上单位活动,还得包车走个老远;而一张电影票的价钱可能是全家几天的菜津
想这样的现实状况,所谓的“两亿市场”或者“世界上最大的潜力市场”云云,只不过是场面上一句恭维的虚话,根本转化不成资本。
孙老爷子和易青所想象和所要进行的电影产业改革,非常重要的根本一点就在于,要改变这种不均衡,使这个市场最大可能的均衡起来。
这就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机制,使得由于客观原因无法接触到电影产品的地区和观众,同样有接触和消费电影产品的机会,而且这个消费的水准还应和这些观众的经济水平吻合不怕你不消费,就怕你消费不到、消费不了。
而这一点,阿鼠在将近十年前,还在北大电影社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并且大胆的最解决这个问题做出了一系列的构想一一这个天才而勇取无畏的文化传道者、苦行者,用他的青春和生命实践了自己的理想。
在今天晚上,这台新式放映机测试成功通过之后的不久一一或者就在下个月,韩山平将代表广电、中影向全国的电影同业者发布由易青和阿鼠执笔起草的中国电影新发行发售试行条例。其中非常重要地一条,就是建立二级电影产品的发售渠道和经营方式。
“呼山不来去就山”一一既然电影院这种固定僵化的模式不能使大多数观众平等的享受走进电影院的权利;那么就让电影院“走”到他们中间去。
象阿鼠的文化志愿者小队这样的职业放映员,就是流动的“电影院”。
放映员由院方和拍摄方培训聘用,参加国家文化部和广电部的统一考核,领证上岗。
拷贝院线商和制片公司这个两个渠道发到放映员地手里。由这些放映员自主灵活的在各个城市、乡镇、社区、居民点寻找放映和销售的机会。
这些放映员可以灵活机动的和居委会、物业公司、餐饮娱乐场所经营人等任何能与人群产生联系的实体达成协议,进行放映销售活动。
这种放映形式对每名观众收率地费用,大概比对中档电影院一部电影的票价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实行统一收费包场制;并且根据当地观众的收入消访费水平进行调整,目标消费群定在中低阶层,一般的普通市民都能接受的水平。
这种销售方式听起来有点象当年地“五元电影院”,但是其实有本质的区别,因为用这种价格放映的电影,当然不能是当季热门热映的大片。而是二级电影产品一一也就是说,是多年前的旧片。
作者按:一一当年曾经有一伙人异想天开的想弄什么所谓地“五元电影院”,打着平民电影的旗号说让老百姓都能看上电影。幸好当时广电和中影的人还没傻到一定份上,决然抵制了这种杀鸡取卵的无视经济规律地荒唐行为。
把任何商品进行低于其成本或者过度挤压其利润的处理,其结果只能是把大多数消费者的小利建立在生产者地根本利益流失上一一假如从今天起。一斤鱼翅卖三毛钱,那怕是万人欢呼,大家每天都拿鱼翅来当粥喝;但是用不了几天,把现有的鱼翅喝完了,大家就会发现,永远也没有鱼翅吃了。因三毛钱一斤地价格,不是脑子有病谁还去加工鱼翅
事实上,在我们这个国家,大多数的电影都是大多观众没有看过的。我国近二十年来,年产近百部国产电影,而全国城市观众的人均观影量。只有05到08部左右,更不用提乡镇农村了。
以往一部电影拍出来,放映的几个星期只有一些有钱有闲的人走进电影院看过了,
===分节
314===
就束之高阁;拢共全国只有那么几十万人看过:除了给盗版商增加了无限商机之外,这种经营模式实在没有什么显著的好处。
现在有了这种流动销售模式,一部电影在下映之后。可能马上就经由院线商下放到二级销售渠道中去,在当地繁华的人群聚居区域内流通一一花五到十块钱就可以看到原来五六十钱一张票的电影。只不过是观影的环境次了点儿,比电影院里那些观众迟了几天看到而已。
以此逐级递推,越到边远的地方,票价越低,自然二级产品的年份和一级产品的年份与品质也相隔的越远,一直到该产品一点价钱也卖不出来为止。
这种销售模式,可以把产品里的最后一点利润价值都发挥来,而且对压缩盗版业的生存空间有一定的好处。
任何变革在开始的初期,总是有着千创百孔的漏洞和瑕疵,需要漫长的改良阶段使它完善。
令易青和阿鼠没有想到的是,这种新的销售模式的推出,不担给全国的电影行业带来了一场暴风骤雨式的变革,而且辐射到社会的许多方面。
首先是一向被认为吃苦受累捞不找好的放映员这个职业,在短短的几年内成为“暴发户”的代名词。一开始的时侯,放映员是领干薪的,收入并不高。一些心眼活泛的放映员就开始隐瞒自己放映的场次数量,偷偷把包场赚到地钱放进有己的腰包,令院线方和制片方大受损失,也令票房统计摇摆不准。
到接下来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开始给放映员提成但是提成一部远远不如全额来的多;于是盗映的事件还是层出不穷。
到最后。全国同业者协会又推出了承包制,把所有的拷贝承包给放映员,院线方和制片方只收取固定的费用。
从这一政策开始实施的第一年起,放映员这个行业渐渐的成为炙手可热的新兴白金职业。
除了上缴地部分,一个放映员几乎等于掌握着一家小型电影院的利润来源,对于个人而言,这种收入之可观就可想而知了。
带头致富的全国第一位职业放映员阿鼠,凭借他多年建立起来的遍及全国的放映网络,硬是在短短几年之间。成为身家数百万地富翁一一当然这是后话了。
伴随着放映员们的笑脸的,是盗版商的哭丧的脸和恼恨的咒骂。
任何一个真正看过几次宽幕,领略过那种放映音响效果、并且对生活还有点追求地人,恐怕都不会再满足于在电脑和电视机前的小屏幕上看盗版碟。
在自己居住的社区,几乎天天晚上有电影看。小区包场一家只要出五块钱十块钱,进去几个人都可以,这种消费几乎已和购买或者租一张盗版碟所支付的钱相当了事实上,大部分人买盗版碟,很少会看第二遍。
很快的,传统的出租盗版影碟地小型店铺一家家的关张大吉。益版商们开始打起了监版拷贝和从放映员手里购买拷贝盗映的主意。
一开始的时候确实有些不开窍的放映员偷偷交给他人盗映,可是很快他们就发现,卖拷贝给别人到处放,等于是在砸自己的饭碗卖给盗映者获得的钱怎么也比不上自己去放赚到地钱多。
而试图盗版拷贝的盗版商们也沮丧地发现,原来盗版dvd等音像制品和盗版制作胶盘拷贝根本就是两码事。要把一张熟胶盘拷到生胶片上去,再洗成熟胶盘后拿去放映。其技术舍量、所需要的劳动质量要比压刻盗版dvd高难上十万八千倍就算高薪聘些专业人士来做,所城要的机器和生产车间规模,也不是他们这种“中小投资者”敢问津的。花了牛力气才搞了盗版出来,还没见到利润呢。就先投下去上百万,而且还要冒着在大庭广众下经营放映、随时被工商扫掉的危险,这种生意的成本和风险未免太高。
二十年前,倭国任天堂曾经豪言,他们的游戏能改变下个世纪全亚洲人的生活结果电脑网络游戏的盛行很快粉碎了倭国人的美梦,现在市面上那种旧式的任天堂卡机,恐怕只有一些复古怀旧的人才会去问津。一种新的、先进的娱乐方式总要取代旧有的落后的方式,这恐怕是人类社会的铁律之一。
除了对盗版业的冲击之外,这种销售模式还带来了电影行业宣传方式的重大改革。
在这种经营模式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聪明的经营者和制片商们发现,在放映员们进行二级电影产品的放映时,对一级产品进行宣传效果奇佳。
由于一盘熟胶片的放映长度,至多只能达到五六十分钟,所以用放映机进行放映一部影片,中间一定需要换片。那么,在每次放映刚开始的时候、中间换片的时候、片子放完的时候这里就出现了三段可以插入广告的商业时段。
但是在这样的间隙中插入广告,极易引来观众的不满;而且根据国家的法令,院线方、制片方和放映员是不具备制作广告的资质的于是就有人想到,在放映旧片的时候,间中插入对新片的广告。
比如说,当晚放映的是2006的电影疯狂的石头,在放映中插播双枪老太婆的片花、演员介绍、宣传短片等等观众们在看电影看到眼酣耳热的时候,特别容易被这种煽动性极强的宣传手段所吸引,生起去电影院一睹为快的念头。毕竟要等到这种新片沦为二级产品便宜卖,还要等很长的一段时间,不缺这几个钱的人自然会动心思。
这种宣传手段,既省钱又有效,很快得到制片商和院线商们的亲睐。
这种新式的放映销售模式,不仅扩大了电影产业的利润范围,而且其机动灵活、市场反馈信息及时的特点,极大范围的宣传和普及了电影文化,使得看电影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化娱乐消费方式。
比起遍地都是电影院的印度,中间采用的这种模式又大大缩减了成本,减少了大量不必要的固定资产投资,可谓一举多得。
就这样,传统的票房收入占三成;二级产品的销售占三成;其他相关软产品及音像产品占四成当初孙老爷子向易青提出的对未来中国电影产业均衡的利润结构的构想,终于在易青和他的伙伴们多年的不懈努力下,渐渐的初现端倪。
第十一章
浮出水面上
日熹冥冥欲曙天,晨风袭人正好眠。
高原的早上格外的幽旷,空气里都飘着高远辽阔的气息。不过可怜的易青却没有睡大头觉的福气,昨晚和剧组的成员开了大半夜的会,躺下睡了两三个小时,大清早又要赶六点多的飞机回北京了。
一个多月转眼过去。当初韩山平牵线,由中国新闻大学的那位书呆子副院长邀请他参加的关于整顿中国新闻报道与出版系统的政策改良的听证会,后天就要召开了。
他和依依、宁倩华等人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今天早上和宁倩华一起回北京比较好。于是他连夜和剧组的重要成员开会,交代了一下工作。
象双枪老太婆这种主旋律电影里面有大量的部队群众演员参与拍摄的“群”戏,或者叫大场面戏这些戏,在排练、说戏上的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往往是实拍的十倍二十倍。导演说戏说的好,场面布置的好,实拍的时候可能一遍就过了:不过这种高效喜显然必须建立在充足的准备和演练上要把几百名从来不知道拍电影是怎么回事的耿直战士,训练的步调一致、带戏带镜头,那可真是一个庞大而繁复的大工程。
易青事先拟订工作计划的时候,就已经把这些安排考虑了进去。他自己不在的时候,双枪老太婆剧组地其他人主要就干这些事。
好在华星集团盛产导演是出了名的,易青自己身边常年合作的几个副导演。个个都是个顶个的水准。
在副导演地带领下,和罗纲手下的摄影组配合,进行为期一两个星期的拍摄排练,这样的工作量对罗纲和易青的同事们来说。只是小菜。
在这段档期的间隙里,依依和小意也能抽空去参加点活动,做点宣传、拍点广告什么的。
难怪当年张一谋拍xx美洲豹的时候说,拍主旋律电影就是在放假。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易青就从路威给他们安排的酒店套房里起身,开始洗漱,准备出发了。
依依很适时地一闪身进了他的房间,很自然的拿起他平时出差时随身地那个小旅行箱,开始帮他往里面放内裤,睡衣,牙刷这些东西物品。
易青关掉水龙。擦了擦满是水珠的脸,搓着手从洗手间里走了出来。
看着依依弯腰忙碌的样子,心里一阵温暖。当了这么多年的大明星了。依依的贤惠还是一点没变,恐怕也只有依依这种心性和气度地女人,才能做到这一点吧
易青微笑着从身后环住了她纤细柔美的腰,轻轻的把脸贴在她地背上。
依依娇嗔的直起身子,伸手在他抱着自己的手腕上重重的打了一下。制止了他的魔爪继续向上偷偷移动的趋势,然后在他怀里转过身来。
两人四目相对,轻轻的拥着对方。恣意享受着这久违了的温馨。
良久,两人几乎同时的,低头噗嗤一笑。他们互相都知道对方笑地是什么这种难得的、不被打搅的私人空间,不知道已经有多久没有过了。
“路威搞的这个文化城真是个好地方。”依依搂着易青的脖子,贪婪的呼吸了一下,笑道:“这里的空气是自由的,这里没有狗仔队我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有一边拍戏一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时候”
“那你现在想做什么”易青搂紧了一点她,不怀好意的说道。
依依噘着嘴掐了他一下。嗔道:“少往歪处想。宁姐还在房间里等着你出发呢,小心误了飞机唉呀,放开我啦”
易青哈哈大笑着向后一倒,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欣赏着依依贤妻良母般为自己收拾行装的样子,一边莫名的回味起刚才的对话。
此时的天路文化城,倒是一片净土;不过可以预见的是,用不了三年,这里恐怕会成为地球上狗仔队最多最密集的几个地方之一。
想到这些,易青下意识的揉了揉太阳穴
依依和几位同事一起,目送着易青和宁倩华走进了登机口。
刚才易青还在说,将来要在天路集团用的直升机机坪那个地方,建一个小型民用飞机场那以后文化城的人就不用坐个飞机还要提早两个小时往最近的机场赶了。
银色的机翼穿破了蒙蒙的云层,呼啸着消失清晨阳光灿烂的光晕中,消失在依依等人的视野里
飞机上。
易青喝了口空姐递过来的早餐豆浆,一边对坐在身旁的宁倩华道:“中央政府和甘肃政府关于文化城以东的那块地,以及新影城一百五十偕亿兴建计划的标卖会,再过几个月就要进行听证和审议了。估计风声一正式放出去,盯上这块肉的各方诸侯会越来越多。我在西北拍罚隳傻迷诒本┌镂叶13袅恕u庵П辏颐撬凳裁炊嫉靡宦坊ぷ沤坏教炻芳攀稚喜豢伞
gt
“我知道。”宁倩华点头道:“对于那些来探口风、来走门路的,我会懂得处理的;不过最讨厌、最麻烦的就是那些走官面儿上来施压的企业,头疼的很北京啊,一砖头下去砸死十个人,九个是官儿,一个是官亲戚。”
易青笑道:“宁姐的卷舌音越说越溜了。您辛苦我知道,有什么事情多跟韩山平联系吧忙过了这段我给您放大假。”
“少来”宁倩华白了他一眼道:“依依现在也整天学你开这种空头支票。这么多年,你们天天这么说,哪一次兑现了”
易青嘿嘿直笑。
宁倩华咬牙切齿的侧过了头,过了一会儿,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道:“对了,今年经纪部报上来,有几个艺员合约到期,需要续签的,那份文件你可千万记得签完给我。这次不签,过两天你又回西北拍戏了,天知道拖到什么时候。小心咱们的艺员被其他公司挖走。”
易青懒洋洋的放低了靠背,向后仰了仰,道:“谁不知道咱们华星集团铁门闩,进了华星那个艺员舍得出去嘿嘿”
宁倩华笑道:“那也得把手续办全了。再说了,这批到约的艺员里还有小云呢”
北京今天的天气特别好,万里无云。
秋天的脚步渐渐远去,干冷的北方冬天渐渐来临。
前一阵子闹得如火如荼的华星明星小云打人事件,以及小云母女与继父打官司的大八卦,也如这渐渐来临的北京冬天一样,慢慢的冷了下去。
京城的狗仔队们却依然一天五班六班的蹲守在小云入住的酒店外,期盼着能有个猛料从天而降,好在小云这头肥祟身上再狠狠的捞上一把。
无奈华星集团经验老到,似乎是打定了主意低调到底,无论外面的人如何挑衅,如何污蔑,楞就是把小云足不出户的保护了起来,叫记者们连个影子都拍不到。
慢慢的,这些八卦传媒的顶头上司们追这条新闻的心,也一天天淡了下来。守在酒店门口的狗仔队的数目,也渐渐的少了。
就在这条八卦新闻快要如同以往的一切娱乐新闻一样,成为过时的、被公众遗忘的垃圾消息的时候,小云居然又出动了
众目睽睽之下
小云今天笑容明媚,亭亭动人,半点没有一个多月钱那种憔悴、不堪重负的样子。
她今天穿了一声格外亮眼的火羽系列的大衣。鲜红的羽绒服,可爱的毛毛领,带着一顶插了
===分节
315===
根翠绿翎毛的绒帽这套装扮更衬得她白皙娇嫩、微微红润的秀面,显得格外妩媚清纯。
她旁若无人的从酒店大堂身姿婀娜的走了出来,往人潮熙攘的酒店前大大方方的一站,仿佛自己是个寻常的外地游客,根本不是什么明星、不是什么新闻焦点人物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