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小云易青 本章:第167章

    依依惊讶的道:“不可能啊地理书上都没说,临近敦煌的地方,怎么可能出现这么大一片绿洲”

    路威爽朗的笑声生生的把螺旋浆的声音压了下去,他自豪的大声道:“中国的地理书,关于西北甘肃的这一部分,很快就要改写啦”

    说着,他微笑着拍了拍机师,示意他下降。

    随着直升飞机下降时巨大的轰鸣声,众人脚下的那片绿洲越来越清晰。

    一千米五百米三百米三百米以下,易素和依依、杨娴儿已经可以清楚的看到脚下林立的建筑,一幢幢楼房、一片片宅院、一条条漂亮的公路甚至可以依稀看见白底红杠的公共汽车在来往梭巡,人群象小黑点一样在路上穿梭在一望无垠的黄土高坡上,这显然是只有人类才能创造的奇迹

    飞机下降到五十米高度地时候,路威突然指着远处下方的一个巨大的建筑兴奋的道:“看到了没有那片红地黄的穹顶一样的东西那就是我们文化城的中心建筑。天路影视教育学院的主教学楼。”

    易青等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座宏伟庞大的古典中式建筑,鹤立鸡群般矗立在一大片生活区之中,入目先是琉璃金的屋顶。穹顶上飞檐高挑,兽头傲立。在主体建筑的旁边,还有四五座略矮一点的建筑,也呈中式古典风格,门前隐隐地,可以看见石狮雄踞,上了朱漆的大门威武堂堂。

    路威指点着介绍道:“中央这个现在是大专部,有影音室、大放电影厅、多功能舞台、琴房等等设施都集中在这里,旁边那几幢小一点的,是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中专部;这里可供五万名学生同时上课排练。后面地这一大片是学生宿舍和教职工宿舍等生活区;大小食堂、回民食堂都算上,有十二个食堂;洗衣房、商场、小商品集市、中型超市、运动场馆。该有的设施全都有了

    解放之初,敦煌、酒泉这些地方设县设市的时候,最繁华的城市也不足十万人口。散居在高原上,而且大多是农村人口,生活很苦,开发建设大西北以来,这些城乡县市的生活条件多少有了些改善,但是比起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等堪与内地大城市媲美地人口大埠。不能不说还是有天壤之别。

    现在高原上突然升起这样一颗明珠,难怪四里八乡的人要趋之若骛的往这里聚拢,在这里定居生活下来。

    听了路威滔滔不绝地介绍。杨娴儿在一旁忍不住由衷的赞叹道:“奇迹真是奇迹难怪有人说建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美术谁能想到,十年春秋寒暑,凭人力竟能在荒原之上开辟这样一片天地”

    依依好奇的东张西京,对于她来说,真正感兴趣的还是这里普通百姓人家的生活。这里几乎是古丝绸之路的最西端古楼兰的战场,数千年来,不适合大量人口定居生活这是千年来已有定论的事,而这一点常识性地认知,今天竟是生生的被眼前的景象给颠覆推翻了。这岂止是奇迹,简直是神迹了

    依依小心翼翼的问路威道:“那从西面过来的风沙,你们是如何把它挡在居民生活区以外的呢还有,这么多的人,生活用水等等的问题,都是怎么解决的呢”

    路威看了看底下,笑道:“快到啦,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我保证今天会有许多惊喜,呵呵”

    飞机”稳的降落在一片小型人工机坪上。

    在螺旋浆巨大的轰鸣声中,坐在机舱里的易青等人依然听到了欢庆的锣鼓和喧闹的人声。向舷窗外望去,只见机坪的最西端站满了衣着朴素、兴高采烈的人群。

    推门而下,扑面而来的是一片欢呼和鞭炮锣鼓声,到处飘摇着大红的条幅“欢迎华星影业集团总裁易青导演莅临文化城指导考察”,几个小学生模样的孩子总觉得自己的条幅举的没有大人们高,努力的踮高了脚,伸直了缚着条幅的竹竿。

    这种欢迎国家领导式的隆重场面,让易素浑身不自在,他回头看了看正走下飞机的路威。路威连忙摆手道:“这可不是我安排的。连你要来这里开发考察的消息,都不知道是谁传出来的。这里的人都朴实的很,他们大概觉得除此之外,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你们的欢迎,尤其是听说你的到来可能会给这里带来大笔的发展资金,他们更是把你当成了恩人、救星了”

    说到最后两句,路威狡黠的笑了笑,一脸的阴谋得逞。

    易青悄悄在底下给了他一脚,然后整整衣冠,带着军委首长视察部队式的微笑,向人群走去

    一个上午时间,易青等人在路威和学院的领导陪同下参观了整个学院,以及周边的一些文化城的生活、教育设施。

    路威介绍这里地教师和校领寻的时候,却是着实让易青、依依、杨娴儿三人狠狠的吓了一跳有好几个根本就是从电影学院、中戏、上戏

    戏退休后被高薪请到文化城来的老教授,论班辈足够做易青他们地师公不止了。

    所以当他们称呼易青为“易导”、“易总”、“易老师”的时候。吓得易景忙不迭的谦让告罪。不过好在这种辈分高的角色也并不太多,除了几个校领导、顾问之类的人物,剩下的那些学院的授课骨干、文化课教师等教职工倒大多是中青年为主的。

    除了这小小的插曲之外,其他的一切并没有什么可大书特书地。不过确实如路威所介绍的那样。这里设施齐全、秩序井然,人们的生活内容也很丰富学院里地校舍和器材都是崭新的,生活区里有医院、超市、公车站应有尽有。

    而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里的人们都非常质朴、和气、热情,完全没有的大城市里小市民那种浮躁自私地感觉。

    中午的时候,易青提出要在学院的食堂吃午饭,路威连忙让人去准备。

    中午在小学部和初中部相邻地一个食堂里用饭,菜品是最常见不过的四菜一汤就米饭。易青吃着土豆炖牛肉、青椒炒肉丝,喝着黄瓜鸡蛋汤,感觉亲切之极,颇有几分回到学生时代的感觉。

    周围进餐的学生都十分的有礼貌。大多数孩子们脸上还带着可爱的高原红。根据这个学院的规定,每天为学校里的孩子可提供一份配饭的菜,一般是荤素搭配;米饭、馒头、窝头等主食和稀粥不限量这些是学院免费提供地。

    另外食堂里也有小炒窗口和小卖部。除了一长串菜单上的各色小炒之外,也买饮料、罐头、香肠、熟食等食物,不过在这里一般只有少数比较富裕的家庭的小孩才敢于问津。

    依依发现这里的孩子在餐桌上都显得非常有教养,尽管主食是免费随便吃,但是孩子们都把自己打回来的饭吃的干干净净。不象有些大城市里的大学食堂。整碗米饭倒扣在桌上,咬了一口的馒头火烧满桌扔这令出身贫寒的依依看着觉得倍感亲切。

    路威要了点他们食堂自己腌制的吉卜干,一手拿着窝头一手捧着粥碗。吃起东西来那副香甜的样子,半点也不象是个家资巨亿的豪门小开,倒象个常年在工地上光着脊梁和水泥的建筑工人。

    说真的,参观到这里,易青已经是打心眼里非常的满意了。这里不但硬件基础好,而且这里的人也好,象路威和他天路集团的这些人,一看就是实心干事、塌实做人的主儿。

    路威三口两口喝下一碗粥,长长的呼了一口气。笑道:“这世上最好吃的照西,我看莫过于自家腌的咸菜,就上煊腾的棒子面窝头,再来一碗新打的小米熬的粥好久没这么吃东西了,真痛快”

    依依尝了一口自己面前的小米粥,竟真是实实在在的今年的新米,一股淀粉的甜香,一点没有陈米熬粥时的那种淡淡的涩味儿

    依依忍不住赞叹道:“真是奇了。你们这些东西倒是怎么弄来的不但有水有电,而且还有水果吃,还有新鲜蔬菜,连吃的粮食也是当年打的新米在这高原上,这些东西都是怎么来的用直升飞机一趟趟从兰州往这里运吗”

    路威笑着直摇头,道:“你今天都问了一路了。再耐心等等吧,等吃完了饭,我带你们去看点东西。”

    午饭后,一行人坐上天路集团来接的专车,沿着文化城新修的宽阔公路,一路向着文化城的边沿郊外开去。

    参观了一上午,易青等人对周遭的景物不再感到好奇,而是略略有些疲倦了。杨娴儿揽着依依,嘴里轻轻的唱着不知什么歌儿,午后的昏倦令人沉沉欲睡。

    忽然,倚靠在杨娴儿怀里的依依一声惊呼,坐起来指向车外。

    坐在她身边的易青也已经看见了,路的两旁竟然出现了果圆和大棚

    在西北高原的盐碱与沙化地土地上,竟然出现了华中平原上才能看见的果圆和蔬菜大棚

    没等易青他们从惊愕中回过神来,更加令人吃惊的一幕跃入了眼帘汽车继续前行。将将已经到了文化城的边缘,眼前突然出现了大片地绿色

    那怡人的翠绿,在看了大半天黄色调的众人的眼中,此时显得格外的亲切提神。

    对色彩十分敏感的杨娴儿已经惊呼起来。兴奋不已。

    路威让司机把车停到公路旁,让易青他们下车来仔细看。

    三人迫不及待的走下车来。只见道路两侧入目尽是绿色,一些十年左右的小树屹立在一起,象一层层绿色的波浪般一望无垠的推向远方,极目望去,形成一片宽阔地望不到边际的防护林带。

    因为高原、沙漠类树种大多生长周期长,易种难长的缘故,所以在西北植树造林一直是个技术大难题。要说这么大一片防护林带,居然是天路集团在十年之内做出地成绩,确实是有些不可思议。

    杨娴儿和依依指指点点,说说这棵树象行为艺术作品。那棵树有点印象派风骨,时不时呵呵一笑。

    易青走到那些树跟前,仔细端详。越看越觉得奇怪,他转头惊讶的问路威道:“不可能啊居然是红树他奶奶的,红树真的是红树你你小子你们你们居然在西北高原上把红树种活了这不是做梦吧”

    红树,属于乔木或灌木科,一般高24。有支柱根,果实倒卵形。

    在中国多分布于海南,生于海边含盐滩涂。东南亚,澳大利亚热带海岸也有

    分布。

    这种植物进入海洋边缘后。经过极其漫长的演化过程,在潮惩潮落之间,受到海水周期性浸淹地木本植物群落因其富含“单宁酸”,被砍伐后氧化变成红色,故称“红树”。

    红树是湿地的特色植物,全球共有61个品种这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树种,有非常独特地优点和特长。首先是它的生长周期奇短,有个三五年就能长成茂密高大的不象话的一大片,其次一个好处是它繁殖能力超强,只要用合适的间距种活了。它自己就能在很多的年头里不断扩张生长。

    因为红树林植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胎萌现象。这些植物的种子在果实里即行萌发,长出长达5到15的胚胎,到成熟期胚轴与果实分离自行脱落,插入淤泥中再生长出根及叶。

    据此看来,这种植物简直是最适合进行水土保护、风沙防护地经济树种只要种活了,往那里一放,不出五年八年,一眼没看到它就能自己长成一大片,防风沙保水土,还能稳定地下水和促进盐碱沙化土地的还肥。

    但是,这种树种一个致命的与生俱来的缺点,所以从来没有科学家和环境学家去打它的主意那就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红树可以离开湿地的环境还能生长,更不要说在干旱的盐碱地、沙化地上成活了。

    也亏是易素这种花十分钟翻翻就能背下一本字典的变态记忆力和博学全才,才能辨认出这种从来只生长在海边滩涂之类地方的树种。

    可是即使博学如易青,也忍不住以为是自己判断错误,或者是看花了眼西北高原上怎么可能种的出喜湿不喜旱的红树呢这不是简直就和大海里的鱼儿能在沙漠里游泳一样荒谬的事吗

    易青满腹狐疑的看了又看,终于被他看出点名堂。原来百科全书上的红树,都是矮而茂密的;而这里的这些貌似红树的树木,几乎全都有参天之势,虽然枝叶上非常象是红树,但是主干部分的形态依然脱不了杨树一类的常见沙化地树种的模样。

    “不对不对,”易素仔细一看,很快又推翻了自己之前的判断,转头对路威说道:“你这也不是红树啊倒象是某些嫁接的品种,怪胎”

    路威大笑道:“谁说我这不是红树我这些花大价钱种下的树,既是红树,也不是红树”

    说着,路威故弄玄虚的晃了晃脑袋。看着易青和依依、杨娴儿满脸的问号,得意地道:“老易,你这么有学问有见识的人,难道没有听说过当年的双转化耐盐扬树计划”

    易青听了。眼睛一亮,惊讶的道:“中科院地这个课题已经研究成功了”

    路威哈哈大笑道:“我们这里的每一棵树种,都用了转基因技术,将红树中的耐盐基因gx4导入。把胡杨、沙漠柳这些适合在沙地成长的树种,改造成了混血儿。改造后的树种,完全具有耐旱植物的本性,但是生长速度和一些外部形态,却完全是红树的翻版。这样的一棵大树,只要五年时间,就

    ===分节

    310===

    可以长到一人合抱不过来的高度”

    易青深吸了一口气。抬头看了看眼前这些大树,喃喃的感叹道:“偷天之功,真是偷天之功啊”

    “岂止如此而已”路威自豪地道:“我们还利用这种技术在这里种果种菜。比如说。我们培育出的转基因耐盐西红柿在盐水灌浇下与非转基因西红柿在正常土壤中结果率相同,结出的果实虽比普通西红柿小,但含有更多氨基酸、植物蛋白和糖分,口味更好,营养更高呢嘿嘿。今天晚上回去,让食堂给你们做个糖拌西红柿尝尝。”

    易素点了点头,思索着道:“我现在知道你们那些粮食果菜都是怎么来地了有了这么大片的防护林带。多年以来,西北修路难、通路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有了这些林带防风沙,凭天路集团的效率,几乎两三年就能通一条路,从公路上把生活,生产所需要的一切东西运来运去,成本低廉地很嘛”

    “不光是这样,”路威补充道:“培育出的转基因耐盐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将土壤中的盐分吸收后储藏在叶片里,使盐化土壤逐渐脱盐,起到改造盐碱地作用。这种利用新品种的吸盐性的方法,可以使盐土壤逐渐脱盐,达到治理盐碱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这几年下来,我们这一片的脱盐还肥的土地越来越多,你们刚才也看见果圆和大棚了吧再过几年,这里的人不但能吃上我们自己地里种的水果蔬菜,连粮食都能自产自足了”

    “嘿嘿,路总,您老这话还没说全吧”杨娴儿笑着道:“我们保守一点估计,种植转基因耐盐抗旱农作物和植物新品种以每亩增加收入rb1000元计,仅一年农业增收也有几百万,加上带动地相关产业,这么可观的利润,你们天路集团可发财了吧”

    路威苦笑道:“你只算毛利,不算成本,哪有你这么做生意的天路开发文化城,到今年正好是第九个年头了了,预计要到明年财务总结的时候,才能大致实现收支平衡,前面八九年我们等于一直是赔着做。谁都知道教育是个穷产业,能够保本经营,可持续性发展的维持下去,就已经要烧高香了”

    杨娴儿惊奇的道:“不是说你们有大笔国家贷款么而且这么大的项目,政府都会有补贴的吧怎么还哭穷”

    路威叹气道:“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就不用千方百计的争取你们华

    星和李氏国际来投资了。中央和当地政府的关注终究是有限,再怎样总不能十年如一日的关照你吧政府的补贴只是杯水车薪而已。不说别的,就说文化城的用水,我们用的是三管齐下的办法:南水北调解决一部分;古代天然绿洲的地下水资源和居民自挖的储留井解决一部分,然后还要大量从外埠运进纯净水每年光是用水就要补贴上千万,这钱花的流水一样,简直是当糟践了。”

    说着,路威望了望已经越走越远,正在四下贪看风景的易青。他感慨的叹了叹气,对杨娴儿道:“我们文化城未来的前途和希望,能不能得到持续发展的新血,就全着落在你们家易大导演身上啦”

    说着,路威冲依依和杨娴儿微笑着点了点头,拔腿向易青走去。

    易青站在一块坡地上,极目四望,心旷神怡。

    他转头看着向他走来的路威,由衷钦佩的叹道:“改天一定要专诚去拜望一下令尊路豪亮先生,能建下这样一片事业,真乃奇人神人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你们父子两个,却在高原上建成了罗马”

    路威趁机道:“我们也正是希望能把这份利在当代,功在子孙的事业更好更持久的做下去,所以才迫切的想跟老易你合作眼下的文化城只靠一些入不敷出的利润点苦苦支撑着,明天会怎样,谁也看不见未来的希望。但是,你想想看,如果你和李氏国际的新影城计划也能在文化城落户,有了庞大的资金和政府的支持,再加上天路集团的实力,我们双方联手合作,不用几年,我们就能在文化城这片人工绿洲上,做出震惊世界的成绩来我们可以”

    “不用再说了,”易青爽快的摆了摆手,胸中豪气顿起,指着四野苍翠的树林大声道:“我们今日便指树林为誓,共约来日携手做一番大事业来我们要在这里修机场,建全国最大的拍摄基地,创办全国乃至全东南亚最广泛最盛大的电影产品交易集市,还要充分利用敦煌和莫高窟这些旅游资源,开辟常影城古楼兰敦煌遗址

    三点一线、古今结合的旅游新线路、新景区;还要把这里做成中国最大的电影电视相关产品的创意生产基地、音像制品出产发行基地在不久的未来,这片西北的土地上,将要冉冉升起的不再是一颗明珠,而是一颗耀眼的星辰是一个集合文化教育、影视拍摄、旅游观光、电影全球发行、多种文化产品生产销售为产业特色的综合性新兴城市每年中国电影五龙金像奖颁奖的日子,全泛亚联盟的电影商都将云集在这里,买卖发行各国的产品”

    “不错,到时候,这里将和西方的好莱坞东西呼应,遥相对峙”路威兴奋的登上坡地,和易素并肩而立,这大半日以来的担心和忧虑一扫而空,他指着天空大声道:“大西北的天空和黄土地为证,我们要在这里建立千秋功业”

    再没有什么多余的废话,两个阔别了多年的朋友心意相通的仰天大笑。

    天涯知音,相照肝胆。这世上有些人白头如新,在一起生活了一辈子,却难有丝毫真挚的情谊;可有些人却倾盖如故,即使天各一方、神交万里,但是只要被共同的理想指引到一起,便能生死相许,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来

    或许,映亮了天空的,并非是那漫天的星辰,正是无数象易青和路威这样的中华儿郎

    第九章

    华星三侠

    高原之夜,静谧的有如少女羞涩的梦。

    从地上向天仰望,那原本远离人间的墨色天幕,此时竟似触手可及的近,那漫天闪闪的星辰,像是伸手可摘下一般,明媚而灿烂。

    在天路开发区防护林带边缘的天路集团办事处和驻守在林带边缘的工作人员、解放军战士一起吃过了晚饭,易青、依依、杨娴儿在路威的邀请下,离开了驻守所,步行向最近的一个生活点走去。

    夜色下的防护林带,发出可爱的沙沙声,传来一阵清新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晚饭的时候,餐桌上果然有路威说的糖伴西红柿吃;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当地人自己种植的果菜。

    比起南方城市那些被化肥和农药催熟了的痴肥的瓜果,这里的西红柿没有那种水一样的汤汁,拿在手上吃就像吃苹果一样,果实饱满,果肉殷实。

    杨娴儿现在手里就拿着一个,边走边吃的津津有味──这位电影美术家喜欢一切颜色鲜艳可爱的食物。

    这种饭后在月下散步消食的闲散经历,在易青和依依等人来说,似乎已经是非常陌生和遥远了。伴随着淡淡的月光,望着近处婆娑的森林和远处繁星般的人家灯火,真有一种不知今夕何夕,恍若隔世之感。

    渐渐的,耳边开始有了小孩哭闹和大人喝骂的声音;远处的星星点点渐渐变成了眼前的万家灯火;不知谁家地电视机开得山响,引来邻里一阵抗议;谁家晚饭开得迟了,现在才在爆锅炒菜,猛得滋了一声。一股人间烟火的气味在空气中弥漫出来。

    依依的眼睛亮晶晶的,依稀有了些水意。要是这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之中,有一个窗口、有一盏灯是属于自己和自己心爱的人的──哪怕只是小小一个空间,那有多好啊

    她悄悄的牵了易青的手,默默地向前走去。

    若不是为了易青的事业,或许这个出身贫寒的女孩根本不稀罕当什么影后、大明星──其实她内心最渴望的,也许只是贫贱夫妻和柴米油盐的百姓生活罢了。

    可惜,这对于大多数女明星来说,都只不过是一个奢望罢大姐大梅艳芳在逝世前的最后一场演唱会上,穿着婚纱出场,泪别舞台时恨嫁的心情,依依今天是模模糊糊地有了一些感悟与体会了

    “一、二、三喔哎呀”

    “再来再来一、二、三加把劲哎哟”

    “真是的,太臭手了,我来我来”

    “你来什么你来。苏放映员来了苏先生好”

    这个小区生活的,大多是天路集团请来植树、修路、开发生活区边沿的工人和他们的家属们。

    此时,这些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正兴高采烈的穿著朴素简单、但是异常整齐正式的衣裳,搬着马扎板凳,整整齐齐的做再新村住宅区楼下──好像一个盛大的节日集会。

    在居民新村楼下的小广场上,矗立两个银色的长竿子,月光下散放着柔和润泽的光纹,两根竿子之间还缚着一根肉眼难见的金属丝。

    这是传统的路边土电影的放映方法的改良。九零后出生的孩子,有很多根本不知道,他们的父辈还曾经用这种建议的装置看过电影。

    这种土式电影放映的时候,要先把放映用的幕布,抓住其中一角的绳头,从竿子的这一头扔过金属丝的那一头去,让这个绳头挂在金属丝上──这是专业放映土电影过程中,最难最有技术含量的一个步骤。

    当年一个土电影放映员,只要有这么一手好的抛绳头的技术,就足以得到小区民众的礼遇,得以区分于那些刚刚入行的初哥放映员。

    此时,在民众们的欢呼声中,一个形容瘦削、个子高挑的男子,穿着一身与这个时代十分不合宜的白袍长衫,施施然在群众们的问好声中走到两根银竿子之间,弯腰拾起一根绳头。

    那一刻,所有在场的人都有两三秒情不自禁的屏息

    在众目睽睽的注视下,这位被称为”苏放映员”的男人,潇洒的做了一个完美的抛投──力道不大不小,那绳头不疾不徐的乖乖越过金属线,牢牢的撘在那一头,在夜风里轻巧的荡着秋千。

    人群里瞬时爆发出一阵欢笑,打破了刚才的寂静。

    孩子们欢笑着喊道:”苏放映员好棒看电影了看电影了”

    刚才试了无数次都没能成功将绳头抛过另一端的两个少年放映员,一脸惭愧和佩服的走过来,赶紧七手八脚的扯下绳头,拉紧幕布,绑在竿子上,四脚拉平

    然后有一个便跑到人群的后面,肩膀上扛着一架银灰色的机器,带着长长的三脚架。

    “关灯了关灯了”

    坐在场里的群众一片大喊,新村里的物业公司办公室里传来嗡嗡的试话筒声:”知道了,咳咳”

    随着这一声,整个场院里所有的路灯突然都熄了,四下一片黑暗。

    放映员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一团温和的光影轻柔的打在幕布上,银色的反光骤然在这黑夜中欢快的扩散开来,每一个观众的脸上都绽放着期待的笑容。

    电影开始了

    苏放映员静静的负手站在幕布下,看着电影开始,才恬然微笑着,缓缓向着易青和路威这边走来。

    易青静静的、肃穆的站在背光的角落,借着放映机的光亮,打量着向他走来的这个男子。

    他是真的老了。

    本是和自己与路威差不多的年纪,可是她陷在看起来却好像有三四十岁一般。

    满面的风尘如刀般在他的面容上刻下了清癯的痕迹,缺乏水分的皮肤上泛着西北高原民族特有的赤红;唯一不变的,是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眸子,还一如孩子般的明净与清澈,透过那童贞的赤子般的眼睛,彷佛能看见西北那高远明媚的蓝天,朵朵白云下,那高亢的信天游

    他平静地站在款款的夜风哩,微笑着看着易青和路威。那怡然优雅的姿态,彷佛这滚滚红尘、喧嚣人间的种种污浊,竟似半点也污染不到他那一袭白衫之上

    中国电影行业龙头集团的主席,和西北建筑大王的公子,不约而同的一齐向这个放映员微微的躬了躬身,情不自禁的流露出来钦佩和尊敬的神色。

    “易青、周小姐,好久不见了”

    “阿鼠你还好吧”易青高兴的走上前去,用力的拥抱住了他,拍着他的背脊激动地道:”辛苦了,兄弟。你样子老多了”

    听见易青这样说,连在一旁的依依,也不禁鼻子一酸,眼睛一红。

    那些尘封了许多的,如歌如诗的学生年代、少年岁月;那些意气风发、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时光,在这一瞬间,尽上心头。

    “我们这支将要行进在漫漫黄沙的西凉古道上的电影队伍,就是要用我们的血肉之躯,为中国电影,为我们的民族文化铺出一条路来我们要在广大的西北土地上寻找民族文化的点,连成线,形成面,覆盖了天总有一天,从黄河畔西北高原传出来的龙的吼声,要震响大地,撼动世界”

    ──这是阿鼠当年的豪言。八年来,他用隅隅独行在漫天黄沙之中的瘦削身影,一步一个脚印的实现了他对理想与祖国的承诺。

    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生活奢靡的政客,慷慨激昂的对民众许下诺言,却在转眼之间,陷入他们用民脂民膏换来的温柔乡中;有多少已爱国为标榜的闲人,指天誓日的说自己愿意为祖国付出一切,却吝惜于对自己国家的体育文化事业奉献出一点点可怜的宽容和谅解

    “我认为,爱国本来就是盲目的一个人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民族,爱自己的种群,爱自己父母之邦祖

    ===分节

    311===

    宗之国的文化精神,这难道还要讨价还价、深思熟虑我爱中国,所以我盲目的爱中国足球,踢得好,我爱;踢得不好,我也爱我可以不爱某个足协官员,可以不爱某个球队某个球员,但是我盲目的爱着中国足球因为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足球运动同样的我也同样盲目的爱着中国电影,拍的好,我爱;拍的不好,我更爱我可以不爱某个影片某个导演,但是我依然支持他们我支持所有我喜欢看的和我不喜欢看的中国电影,我盲目的支持他们,因为那是中国人自己拍出来的电影好的不好的,那是我们国家的电影,美国大片再好那是美国人民的,永远不会变成我们自己的我是一个中国青年,我爱中国体育、我爱中国文学、我爱中国诗中国画,所以我当然爱中国电影,我爱中国的一切,如此而已”

    ──这掷地有声的昔日心声,是一个北大学子励志明心的见证。他盲目的爱着自己的祖国,但他的心却比所有的人都更加清澈、更加明净、更加充满智慧与力量

    一张矮桌,几把马扎,一碟酱瓜、一碟花生、几颗毛豆、几片火腿,一人一根生脆的黄瓜,每人一大碗民家自酿的黄酒。

    酒无好酒,菜无好菜,难得的却是对坐喝酒的人。耳畔有不远处放映场上观众们的欢声笑语,身侧有徐徐而过的轻轻晚风,得二三知音对坐纵论天下,畅谈理想人生至此,无境界矣

    易青平端起酒碗来,对阿鼠道:“自从我恩师故世之后,我已立誓不再饮酒。但是今天,我得破一回戒。鼠哥,没说的,兄弟敬你一碗”

    大家笑着端起碗来,碰了一碰,连依依和杨娴儿都陪着喝了一大口。


如果您喜欢,请把《活色生香》,方便以后阅读活色生香第167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活色生香第167章并对活色生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